公告版位
籌備中,稍安勿躁!

我告訴他,堡內很大,但由於窗戶很小,所以裡面也很暗。

強 力 推 薦

在這本深刻感人的書裡,安熙龍很勇敢地跟讀者分享多重人格障礙者隱密的內在生活。身為舉世聞名的亞洲問題學者,安熙龍揭露一個外表事業成功、才氣縱橫的人,內在可能充滿神祕莫測的心魔無法克制。──瑪琳.史坦伯格醫學博士,《鏡子裡的陌生人》作者

一本精神與心理驚悚作品,教人手不釋卷……這本充滿智慧與勇氣的書,正是人類精神的一大成就。──佛瑞斯特.邱池,《免於恐懼》作者

這則引人注目和深刻感人的故事,讓人重新認識心理的脆弱、複雜和彈性,以及追求內在完整性的意義。──史蒂芬.洛克斐勒,「洛克斐勒兄弟基金會」董事長

內 容 簡 介

多重人格患者的內心世界充滿爭吵與權力鬥爭,往往為了哪一種人格應該對外當家作主吵鬧不休。《十一個我與城堡》固然是敘述安熙龍勇敢面對困境和克服痛苦過去的故事,同時也徹底探討一個人類最根本的問題:怎麼樣才是一個完整的人?這本經由三個人格「共同決定」才寫成的自傳,生動呈現了原本分歧的十一個人格如何透過相互理解,抱持「原諒而不遺忘」的信念,逐漸走出一條讓每個人格都能充分「自我實現」的道路。

《十一個我與城堡》描述安熙龍如何一面與病魔奮戰,一面維持公眾生活的正常運作(名人罹患精神疾病,面對的壓力比一般人更大);而各個人格與醫師的對話紀錄,也讓讀者一睹這種疾病的真實樣貌。更重要的是告訴患者、醫師與大眾,多重人格的治療過程雖然辛苦,但結果通常是好的,千萬別輕言放棄。在精神與心理疾病盛行的今日,本書不僅能引發特定族群的關注,也大有激勵人心的作用。

作 者 簡 介

羅伯.安熙龍(Robert B. Oxnam)

安熙龍是國際公認的傑出亞洲問題專家、華府外交顧問、演說家,比爾蓋茲、巴菲特和前總統老布希夫婦等美國聞人要找深度、第一手的中國資訊時,都會就教於他。他擔任亞洲協會會長十餘年,也曾主持亞洲專輯電視節目。

身為一位功成名就的知識份子,安熙龍卻長期與自我懷疑、短暫喪失記憶、酒精成癮奮戰。在遇到精神科醫師史密斯(Jeffrey Smith)之後,他才赫然發現,原來自己的問題是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MPD)在作祟。他總共有十一個人格,經過治療,逐漸將分崩離析的人格重新整合(目前只剩三個人格設法「和平共處」)。

不只是安熙龍這樣的患者,對大多數人而言,生命最苦的部分不在於心靈創傷,而是一輩子要設法以「希望」和「愛」來重建人生。安熙龍的歷程,充分展現了生命本能的強大;適時得到專業的輔助,生命固有的自癒力也會表現出令人意外的韌性和光輝。

安熙龍目前與夫人德莎依定居紐約。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昨夜微熱,在屋子裡發昏,索幸走出家門在中庭花園散步乘涼,正巧被喝茶聊天的友人撞著,一聲喚著,便坐了下來一起聊談,我們天南地北談論,從文化說到經濟,轉回政治,不小心遇上了教育,友人是一名教授,先前曾在美國工作十一年,而後返國投入大學教育,他是教育工作者,但在台灣教育卻遇見了感傷,他在美台兩地皆住過,見多識廣,由他來說最傳神。

    我問他看見了什麼?

    他說,美國的孩子在高中之前是很笨,只知玩不知其它,下午一點半下課,便玩玩玩,但玩出了樂趣之後,大學專心向學,便一飛沖天,他明白其中的關鍵處;台灣的教育看到成績,美國的教育培養實力,果真是行家,一語中的。

    他們比我們明白,孩子未來是靠一技之長生活的,而這一技之長不在分數裡,必須一點一滴累積與找尋,找著了,再順性開發,便是實力了;我們卻與之相反,揠苗助長,不管孩子的興趣在那裡,只一味的考考考,烤到焦了再說,分數論英雄,最後才明白人人是狗熊,贏在起跑點,輸在終點,一個悲哉;他的話很重,卻引動我深深的思考。

    他舉了一個例子,他的兒子由美國回來最不能適應就是考試,他說美國的考試,是想知孩子理解多少,懂了沒有,而我們卻要分得高下,弄得人心惶惶,更重要的是已到了病的程度,有一次,兒子考試,學題的正確答案是一,他的兒子寫的是二十五分之二 十五,老師說錯,一才對,他不明白其中有何差異,還有一次,我忘了他是怎麼說的,反正答案是一元二次方程式,他的兒子把二寫成了2,還是錯,老師堅持非二不成,如此吹毛求疵的教育,令他傷感;他說教育的意義止是把孩子從不會教會,而非用考試一事折磨孩子,是的,這句話說得真好。

    話題突然一轉,他說,台灣如果有五個台大就好了?

    五個台大?

    他嗯了一聲。

    此話怎講?

 他說,如果有五個台大,或者每所學校都叫台大,大家便不會去擠台大,升學壓力自然減輕,人就快活了。

 我細細琢磨他的話語,自信能了解意思裡的大概了。

 首先,我聽出他話裡的一部分的意思是特色,這些日子以來炒得沸沸揚揚的明星高中,在他看來一定很可笑,一個孩子與一所學校有何關係,成就靠的是自己,而非學校,即使明星學校,也非人人是龍頭;他的話讓我想起桃園的永平餐飲學校,那一天,我去附近的一所禍中演講,中午他們請我去這所高職用餐,於是我認識一種教學堅持與特色,我一直用耳在聽,聽見了一種教學中失落久矣的信念,他們明白這些孩子都非成績優異者,但卻也都相信,這些孩子一定有著另類的才華,是上天派來,屬於另一類的佼佼者。

    如果每個學校都有了特色,每一所學便都有了希望,每個孩子一定全有了願景,這才是所謂的教育,它不該分成優秀與笨的,更可笑的是,誰說不會讀書的就是笨的?笨不笨,可以由分數來說,由老師來說嗎?不!只有自己說了算數,不是嗎?我的朋友也以紐約為例說明,他說柏克萊分校固然很好,但也非系系都好,每個系也非人人都好,醫學院的龍頭就必頁拱手讓人,更何況與它相提並論的還有一堆名校,這麼一來就有了競爭,每個學校都得發展出特色,於是大家都很台大了。

 如果北中南東部都有一所以上的台大,南部的孩子就不必北上台大了,特色不同,發展不同,但願景相同,這才是他以為的美國式教育。

 其次,他想說的是,人生是靠自己演活的,不是別人,也不是學校,而演話自己的不是成績,而是一種奮戰不懈的堅持,優秀並非分數可以代表的,這也正是我想說的,但一直只有我的讀者等少少一群聽得懂這個道理;很多人通常不明白像我這樣的專業者為何反對明星高中,我之所以不喜歡把考高分等同於優秀,是因為它不具備論理最重要的依據──信度與效度,任何一位從事教育的人都明白,高分不是優秀的代名詞,它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做為衡量一個人優劣的依據,它只有給人一種優越感與自傲,而非實力;成就最重要的動力是動機‵多疑‵慎思‵明辨‵篤行,這些在分數上全看不見的,我想連明星學校的校長與學生都有這樣的迷思,他們紛紛上電視與投書,指稱明星學校的必要,這只突顯這些人以為只有他們可以代表優秀而已,所以必須給了更好的教育資源;錯了,真的錯了,我的侄子台大電機所畢業,他很有資格說自己是優秀的,但他卻是來自宜蘭員山的小鎮,如果他也算有一點小成就,我看見的是持績不斷的努力與走對了路,他一直喜歡電器的東西,但國中的成績普普,高中還行,大學唸了成大,轉進交大,逛來台大,一波三折,看得出他的韌性;我的好友唸了台大醫科,現是某家醫院的副院長,他也來自鄉下,但他卻私下告訴我,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不會考醫科,因為它很無趣,我的國中同學吳乙峰,成績不優異,學校不顯赫,大學沒很好,但他拍出了生命‵白化症的小孩等等有口碑的作品,是個難得的人文導演,他當是成功者,記錄片的明星導演,其實包括牛肉麵達人,麵包達人,生機飲食達人,在我眼中都是明星,他們這些人之所以成就源於他們把自己演活了。

 這些人這些事讓我想了很多,原來成就不是分數的,是志向的,即使有好職業也未必有好生活,有好成績未有好學校,唸名校也未一帆風順,如是如此,又有麼好爭的。

 什麼是明星?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過失婚的痛苦,妮可基嫚與鄉村歌手齊斯艾本正沈浸在另一段新婚的甜蜜,但眼前顯然還有一段路要走,基嫚選擇與好萊塢紙醉金迷的生活保持距離,回到納許維爾的鄉間,建造自己 的家,找尋平淡生活的幸福。

Nashvilles納許維爾從不下雨,除了傾盆大雨之外。今天,徹夜大雨後的毛毛雨絲,打亂了妮可基嫚的計畫,她原本約了人在這個新家園的某處見面。不過打亂不意味著取消,瞭解她個性的人都知道,基嫚從來不會因為一點暴雨就拒絕出門。 基嫚喜歡走路,他父親過去曾經是馬拉松選手,習慣帶著基嫚與妹妹在雪梨的山間「走走看看」。納許維爾喚醒了基嫚的記憶,這也是她在這邊住得很自在的原因之一。我們離開停車場,來到轉角的一條山徑,順著走即可遠眺一片美麗的森林與湖泊。基嫚像個地主般驕傲地介紹這片景致,還告訴我某棵樹上有倉鶚棲息,煙霧繚繞的湖裡有天鵝滑行,還有勤奮的海狸在築水壩。「非常寧靜,」她滿足地說:「我大多時間都在這裡,有時早上會稍微靜心修行。」

演員講究的就是化身,但對「納許維爾的妮可」這個新身分最感驚異的人莫過於基嫚自己。「昨天我坐在外頭的陽台看書,忽然發現,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在這裡。」距離她與同鄉鄉村歌手齊斯艾本(Keith Urban)的雪梨婚禮才兩個月,妮可在這裡,剛過40歲,終於擺脫與湯姆克魯斯離異的震驚,那個讓她在生命中硬生生轉彎的痛苦,而找到平靜。令人難過的是,幾週後,妮可這個鄉村歌手妻子的身分又蒙上了陰影,因為艾本在全國巡迴演出的前夕又開始酗酒,住進了勒戒所。但在今天,基嫚的臉上是閃耀著幸福的。

「這裡現在是我的家了,」她像品嚐著每個字的味道般說著:「我四處奔波了好長一段時間,一直希望能定下來,我已經好久沒有定下來的感覺,也許從孩提時代開始。在這裡,我可以感覺到肌膚在呼吸。」 她現在正忙著從避雨小屋裡找出幾把搖晃晃的椅子,自己選了較不舒服的坐下來,卸除心防,道出過去20年賜給她的難得智慧。 「當妳20幾歲時,其實很難經營一段感情。」她回憶道:「很多人都會勸妳『不要在22歲就結婚』,但妳聽到後只是想,這些人根本不懂自己在說什麼。如今我回頭看,會覺得『喔,他們說的話有點道理』。妳當時不知道自己還未成形,還在尋找自己的信念與可能性。對我而言,我當時比較在意的是對方……。我學到的重要一課就是,不要放棄自己,而且在妳不想做或感到害怕時,有勇氣說出來。但人生就是充滿變數,有時候妳要抓住一切有時妳要懂得放手。」

她對自己發表的後見之明感到好笑,但也強調——幾乎是用力地強調——她對之前那段婚姻「從不後悔。老實說,我可能一輩子都會待在那段婚姻裡,我對當時的自己並不覺得後悔,一點也不。它佔據了我生命裡的11年,不是50年,它只有11年。」當一切結束時,她說:「我必須小心地往前走,仔細找回自己的信心,因為我弄丟了,我忽然沒有東西可以攀附。我雖然情感充沛,它們卻不能給我任何力量。」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Quote

你還剩下什麼?

王文華~~沒有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不做上班族後,還是常被問到:「你現在在哪裡?」
這句話問的是:「你現在在哪一家公司?」你一定也被問過這個問題。
業界的會議、朋友的派對、路上的巧遇、跑去插花的KTV,你坐下來,背後有人拍你的肩…
「啊,你好你好,喔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哇你越來越年輕了…」(這些沒營養的場面話講完後…)
「那你現在在哪裡?」
當你真的講出公司名稱,從他皺起的眉頭和遲了一秒的反應可以看出他根本沒聽過,
但禮貌上他還是要誇張地驚呼:「哇,好公司好公司,恭喜恭喜!」
有一陣子我生病住院,在社交場合別人問我同樣問題。
「啊,王先生久仰大名久仰大名,您現在在哪裡?」
「我在台大醫院。」
「哇,好醫院好醫院,您是名醫,恭喜恭喜!」
這種陌生人也就罷了。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大多數的人都活在默默的自我毀滅之中。」──亨利大衛瑟魯

 

許多人都有一樣的感覺,生活中充滿忙碌、憤怒與壓力。他們沒有時間和朋友相聚,面對家人也只有惡言相向,他們甚至連笑都很少笑了。不過有一群人正在拒絕這樣的生活方式。他們尋找的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比較少的忙碌、比較少的工作、比較少的花費。他們開始慢下腳步,重新享受生活。

他們所嚐試的是一種新的生活運動─自動自發的簡單生活實驗者。在整個美國,成千上萬的人加入這樣的簡單生活行列。他們對於將金錢、名望、購物視同成功的定義提出質詢。他們要回歸的是舊日甜美的生活方式。

每個人都因為不同的原因而被這個運動吸引了。有大多數人是想要有更多自己的時間。也有些人是想省一些錢,而找到花費更少的生活方法。更多的人是想找到生命的意義。所有的人都關心環保問題,因為他們知道我們所過的生活正在摧毀整個世界。他們想要的生活是每天早上醒來會為生活而覺得雀躍,在每一分每一秒中感受到喜悅,所做的工作是有意義的,而他們自己與所有的人都是有關的。

人們的腳步放慢了。他們有多餘的時間享受,吃飯的時間也拉長了,更有機會和朋友聊天,傾聽他們的心聲:


.對我來說,簡單生活圈就是清清醒醒地活著,盡量排除不必要的事物,以及非常表象的喧嘩熱鬧。在全球整體經濟架構中,這種花費較少的生活方式毋寧是更有道德與倫理的。

.我認為簡單生活圈就是活得有目的,確定自己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會毫無意義地浪費生命。

.我想簡單生活圈就是要你真實的面對自我、面對環境。它讓你自己去定義生活中什麼才叫做滿足。對我來說,只有精神上的滿足才是真正的滿足。

.簡單生活圈是讓你活在真正能帶給你滿足與快樂的事物中,由你自己去定義什麼是成功、地位、團體或快樂。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別為小事抓狂指南─夫妻篇》告訴天下的男女如何讓彼此的親密關係更愉悅,更沒有壓力,同時還能保持愛的聯繫。書中提供了容易實行,卻能徹底改變一生的策略,教導夫妻雙方如何避免反應過度,如何更有效率的溝通,如何擁有更恬靜愉悅的兩性關係。

例行常規就像是一條經常行走的路徑,想要改變是非常困難的事。你走在這樣的路徑上,一直保持同一個方向,跟上次走的態度也一模一樣。你可能瞥見了另一條可以走的路徑,或是想改變一下方向,但是要改變原先的路徑實在有太多的麻煩,所以你決定放棄做這樣的努力,結果就形成絕望,錯過機會。除了不斷的後悔與自責,更糟的是,你會變得太習慣這樣的常規,完全不再想改變了。

例行常規並不是突然發生的。我們自己決定要陷入這樣的行為模式,堅持下去,卻不去質問這個模式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價值。那不是有創意或持續有幫助的模式,結果,那只會任憑路徑荒廢衰敗下去。然而,我們卻不會去思考為什麼自己一再的走相同的路徑,而忽略了或許還有另一條更好的路可走。

例行常規可能是一連串的思想,回應的習慣,或是行為的模式。如果你長期的一直走下去,不做一些檢驗,你們的親密關係就會缺乏改變,彼此的幸福快樂也將面臨風險。當你發現自己陷入例行常規時,那樣的例行常規就失去了力量。那樣的認知也是一種機會,你可以重新思考自己所選擇的行為模式,做一些改變,或是改變那樣的模式所產生的影響力。

舉例來說,每天早晨的習慣是在早餐桌上看報紙。許多伴侶在看報紙時,除了咖啡杯之外,不願意把視線再延伸一點。從這一點而衍生出其他的不滿,單純只因為這一天的開始是兩個人共享的行為——其中一個人沉默的看報紙,另一個並沒有提出建設性的建議——最後就造成了傷害。

如果一對伴侶刻意選擇這樣的模式,在早餐桌上看報紙確實會增加兩人相處的時間。他們可以一起討論看到的東西,或是不時交換一下眼神,讓拒人千里的習慣轉變成兩人的喜悅與成長。固定看某一個電視節目或錄影帶,也會成為真心關愛的儀式。

要將例行常規變成珍貴的儀式,就要刻意的做出分享的選擇。不要讓儀式變成例行公事,就要保持清醒的意識,堅持自己的選擇。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為小事抓狂指南─夫妻篇》告訴天下的男女如何讓彼此的親密關係更愉悅,更沒有壓力,同時還能保持愛的聯繫。書中提供了容易實行,卻能徹底改變一生的策略,教導夫妻雙方如何避免反應過度,如何更有效率的溝通,如何擁有更恬靜愉悅的兩性關係。

共渡一生的伴侶有時候不一定會像朋友般彼此對待。原因有很多,但很糟糕的是,比起他們跟自己伴侶的關係,這些人在外面跟朋友的關係反而還要更好。

其實不一定非如此不可。你可以改變這種不太美滿的狀態。首先,試著去做伴侶的朋友——那種連你自己都想擁有的朋友。困難的時候,親自在旁邊支援;憂傷的時候,讓對方倚在肩膀上哭泣;生命中出現困惑時,同情的傾聽。慶賀伴侶的成功,如果搞不清楚狀況,也不妨保持疑惑。對伴侶保持信心,也表達出自己的信心。因為你的行為像一位朋友,你的伴侶也就會成為你的朋友。

你一定要用比較浪漫的方式讓伴侶知道要如何成為你的朋友。找出一種非拷問式的溝通方式。與其說:「你從來不……」或「我希望你能……」,不如用「如果……對我來說很有意義。」或是「在我的需要當中,其中一個是……」這樣的說法來表示。你承認這是你個人的需要,而你給伴侶一個機會,讓他送給你友誼這份禮物。

當你向伴侶表示友善時,遭到斷然的拒絕,不妨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看自己的表現。你是否專注在對伴侶來說很重要的事情上,或是你頑固的堅持要照自己的想法來做?妳對待伴侶的態度是否像對待知心好友的態度?最後,在這麼做時,你的心中是否有點憤怒不安?有時候一份友情停止進展,主要是因為某一方不肯道歉而造成的。

讓你選擇的伴侶成為你的朋友,只是生命中的一點小事,卻能帶來極大的喜悅。如果你能清楚的表示,友誼對你來說意義非凡,而且能以友誼換取友誼,你就不會再為一些毫無意義的瑣事而抓狂了。從問題的根本來解決,症狀自然就會消失了。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為小事抓狂指南─夫妻篇》告訴天下的男女如何讓彼此的親密關係更愉悅,更沒有壓力,同時還能保持愛的聯繫。書中提供了容易實行,卻能徹底改變一生的策略,教導夫妻雙方如何避免反應過度,如何更有效率的溝通,如何擁有更恬靜愉悅的兩性關係。

當我們為戀愛的興奮刺激而抓狂時,就是我們想要展開長程關係的開始,這時對於伴侶身上可能會在將來產生壓力的特質,我們變得毫不在意。大多數人都能克服這段玫瑰色時期。但是從心醉神馳的高峰逐漸遞減的過程中,有時候我們會移動得太遠,甚至到了反方向。我們不再為愛而盲目,能夠看出另一個血肉之軀的真相。那是自然、必要,也是健康的愛的一部份,但是感覺上卻像是一種損失,而且會產生痛苦。

想要解決夫妻之間的壓力問題,世上沒有容易的方法。但是你用什麼樣的觀點來看待與你分擔壓力的另一半,會嚴重而長期的影響到你對壓力的容忍度。當你記得自己曾經如何,為何及因此愛上這個人時,你就會用同情與感恩的觀點來看待這個人。

這個過程就是要記住一開始心動的時刻。回憶一下第一次看到他的感覺。回想一下他的個性、外表、偏好與習慣。想想看這些對你來說都很新奇時,你受到什麼樣的影響?回憶一下當初你是怎麼樣受到吸引的?

記住你愛上的那個人,同時也是一條雙線道。你可以跟伴侶一起走入「回憶之巷」。在戀愛的初期,你們一起分享了強烈的情感與興奮的情緒。一起回憶這些事,能讓這樣的感覺重新對焦,甚至煥發出嶄新的光彩。重回往日,紀念某個特殊的時光,對你們兩人來說都意義非凡。拿出一些老照片,為快樂時光一起歡笑,計劃一些你們過去喜歡一起做的事。不必刻意重新塑造過去,而要讓現在充滿豐富的體驗。

簡單來說,讓分享過去的經驗成為有利的工具,為你們一起創造更快樂、更滿意的生活。在這樣的過程中,你為愛拓展了空間,讓這份愛持續成長,更加深刻。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朱衣

除非你很喜歡玩愛情遊戲,戀人一個接著一個換,以隨時保持愛情的新鮮感。否則你總是會想著要有一份穩定的戀情,也同時能保持愛情的鮮度。

度過初戀的玫瑰色時期之後,每個人都會被這些問題所困擾住:原來的新鮮感消失了,原本互相尊重的心情不見了,懷疑、猜忌代替了彼此的愛,甚至你會懷疑當初怎麼會愛上這樣一個人?

在這世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人與人的相處本來就不容易,更何況是男女之間的相處。要能做長長久久的伴侶,學習一點婚姻生活的技巧與原則是很有必要的。廣義的來說,所謂婚姻生活的技巧也就是人與人相處的一些基本技巧:關心對方的感受,彼此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共同分享生活中的甘與苦。

這些我們在高中時代可能就學會的技巧,運用在婚姻生活中卻常常變得奇形怪狀。有時候我們會抱怨對方為什麼不體貼我?光要我來體貼?為什麼都是我在付出,對方卻可以自私自利?如果你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思考,顯然你不會找到答案的。只有當你從對方的立場來思考時,或許你才能揣摩出一二!

更悲哀的是,我們常常把伴侶看做是「自己人」,換句話說,自己人就不必客氣,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甚至連受氣都是應該的。用這樣的心態來對待「自己人」,那麼「自己人」寧可做「外人」了,不是嗎?

愛情婚姻生活中有許多討論不完的話題,或許不一定都能找到解答,但只要你願意珍惜兩人相處的時光,努力珍惜這難得的福分,你就能從婚姻中學到寶貴的人生智慧。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理察卡爾森

身為一個伴侶,在一種彼此承諾的關係當中,是人生最偉大的寶藏之一。關鍵在這樣的關係必須是美好的。用不著掩飾,身為伴侶真的就是天賜良緣。伴侶關係提供了愛、同伴、友誼、家庭與安全感的機會。但是,不論你們之間的關係有多美好,多多少少總是會出現一些壓力。事實上,兩個人要在一起,先天上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妥協,原諒,接納不同的觀點,犧牲,都是必要的。有時候你們會意見不合,或是有不同的期望、需要與渴望。你們可能有不同的目標與輕重緩急,還得處理彼此的問題與情緒。

在兩性關係中,通常會出現自我防禦或是一些負面的行為,結果把愛驅逐了。警覺到這樣的一個傾向──及我們思想的威力──就是促進雙方愛情的神奇魔法。那會幫助我們排除某些可能會在彼此關係中造成負面影響的壞習慣。

我建議你可以一個人閱讀這本書,也可以跟伴侶一塊閱讀。不論是那一種方法,我猜想你都會學到很有幫助的策略。

我跟妻子,克瑞絲之間的關係是我生命中極為重要的一部份。我們兩人都承諾,要盡全力維繫品質良好的兩性關係。書中許多的點子都在我們心中引起共鳴,希望對你們也有同樣的作用。

感謝你承諾要保持品質良好的兩性關係。希望這本書對你跟你的伴侶都能產生巨大的功效。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斷背山,只是你沒有上去過。往往當你終於嘗到愛情滋味時,已經錯過了,這是最讓我悵然的。 ——李安導演

 

◆ 《斷背山》挑釁了牛仔神話.使美國人刮目相看

為什麼《斷背山》在美國未上映,先轟動?因為李安的名氣嗎?還是因為電影得獎的效應?可是,美國人一般不大關心導演的動態,也不在乎國外影展的成績。許多在台灣鼎鼎大名的藝術片導演,以及坎城影展得獎的名片,在美國只得到冷漠反應。美國人對《斷背山》刮目相看的主因,恐怕是因為它觸及甚至挑釁了牛仔神話。

牛仔神話是《斷背山》的核心。這完全不是我的創見;只要留心一下美國人對於《斷背山》的各種討論,就會發現大家都在談牛仔,卻很少提及李安和威尼斯。雖然美國人民未必體驗過牛仔生活,可是牛仔形象一直被認為是美國典範。西部片是美國人驕傲的特產。政治漫畫裡的牛仔早就成為美國的代言人。老牌香煙廣告標榜牛仔(注意,這些牛仔並不年輕也不俊美,和當前走紅的奶油小生不同)。《斷背山》卻述說了牛仔和牛仔之間的愛情,等於向美國的核心價值開刀———難怪有人叫罵,有人叫好。

《斷背山》的原著者是安妮.普漉(Annie Proulx)女士(她本人曾解釋,她名字中的「lx」並不發音,所以該念作「普漉」);她在一九九三、九四年以《真情快遞》(Shipping News ,中文版除了這個書名,又叫《海角家園》)獲得多種文學獎而成為文壇「新」秀,不過當時普漉已經年近六十。在一九九○年代末,原本一直住在新英格蘭的普漉受邀參觀美國西部的懷俄明州,才以懷俄明為主題寫出一系列短篇小說,結集為《懷俄明短篇小說集》(Close Range: Wyoming Stories,一九九九),〈斷背山〉是其中一篇。普漉後來又推出懷俄明小說第二集,並且將反應最熱烈的〈斷背山〉(在一九九八年獲得著名的歐亨利短篇小說獎)出版成書。

 

斷背山

恩尼司‧岱瑪五點未到即清醒,強風颳動貨櫃屋,從鋁門窗四周嘶嘶竄入。懸掛鐵釘上的幾件襯衫在縫隙風中微微顫抖。他起身,搔搔肚皮與私處的楔形灰毛帶,拖著腳步走向煤氣爐,將隔夜咖啡倒進琺琅層斑駁的平底鍋﹔火苗將平底鍋包裹成藍色。他扭開水龍頭,朝洗手台小便,穿上襯衫、牛仔褲、磨損的皮靴,腳跟踏地使腳丫與皮靴契合。勁風吹過貨櫃屋彎曲的正面,發出低吼聲,狂風疾掃而過,他聽得見細小砂石搔刮貨櫃屋的聲響。這種天候,不適合拖著運馬拖車上公路。這天上午他必須打包搬走。農場再度待價而沽,他們已運走最後一批馬,昨天也已發薪打發所有人,主人說,「全送給沒良心的房地產仲介,我要走人啦,」說著讓鑰匙落在恩尼司手中。他大可暫住已出嫁的女兒家,等找到工作再搬,然而他內心洋溢著快感,因為傑克.崔斯特昨晚現身他夢中。

隔夜咖啡開始沸騰,但他趁咖啡溢出平底鍋前抬出煤氣爐,倒進沾有污漬的杯子,吹著黑色液體表面,讓夢境的油畫板向前滑動。如果他不強加注意力,夢境可能竄燒整日,重溫兩人在寒冷的山上那段往事。當時他們擁有全世界,毫無不對勁之處。風襲貨櫃屋的聲勢宛若砂石車傾倒大批泥土,風勢減緩,平息,留下一片暫時的靜謐。

他們生長在貧苦的小農場上,在懷俄明州的對角線兩端──傑克‧崔斯特住在蒙大拿州邊界的閃電平原鎮,恩尼司‧岱瑪老家則在猶他州邊界附近的聖吉,兩人皆為高中中輟生,是毫無前途的鄉下男孩,長大面對的是苦工與窮困。兩人的言談舉止皆不甚文雅,對艱苦生活安之若素。恩尼司由兄姊帶大,因為小時父母開車途經死馬路上唯一彎道,不慎翻車,雙雙身亡,留下現金二十四元以及雙抵押的農場。十四歲那年他申請設限駕駛執照,得以從農場開車一小時到高中上課。這輛老舊小卡車沒有暖氣,擋風玻璃刷只有一支,輪胎狀況低劣。傳動裝置失靈,他無錢可修。他原本希望當「梭福摩」(二年級學生),覺得這稱呼帶有某種高貴氣質,無奈小卡車尚未撐到第二年即告停擺,使他不得不投入農場工作。

一九六三年他認識傑克.崔斯特,當時恩尼司已與艾爾瑪.比爾斯訂婚。傑克與恩尼司皆自稱正在存錢買一小塊地﹔以恩尼司而言,他的存款總數是裝了兩張五元紙鈔的菸草罐。那年春天,兩人為生活所逼,從事任何工作都無所謂,因此分別至農牧就業中心報名,中心將兩人分類為牧人與營地看管人,安排他們至訊諾以北同一處牧羊農場。夏天的牧草地位於斷背山高海拔無林帶,隸屬森林處。這是傑克‧崔斯特上斷背山的第二個夏天,而恩尼司則是首度上山。兩人皆未滿二十。

兩人在空氣污濁的小貨櫃屋辦公室裡見面,在散放文件的桌子前握手。桌上文件字跡潦草,膠木菸灰缸裡的菸蒂滿溢。軟百葉窗歪斜,三角形的白光因此得以進入,工頭的手影伸進白光中。喬‧阿吉瑞鬈髮如浪,呈菸灰色,中分,對他們表達個人見解。

「森林處在配地上有指定紮營地。營地可以設在距離放羊吃草兩哩的地方。被野獸拖走的情形很嚴重,晚上沒人就近看守。我要營地看管人待在森林處指定的主營地,不過牧羊人,」──他以手刀指向傑克──「偷偷在羊群裡打個三角小帳篷,離開視線範圍,睡在裡面。早晚餐在營地吃,不過一定跟羊群睡在一起,百分之百,不准生火,千萬不能留下證據。三角小帳篷每早收好,以免森林處過來東張西望。帶幾條狗去,帶你的.30-.30,睡在那裡。去年夏天被拖走的幾乎有百分之二十五。不希望再發生。你,」他對恩尼司說,看著對方一頭亂髮、疤痕累累的大手、破爛的牛仔褲、缺鈕釦的襯衫,「每禮拜五中午十二點,帶著你下禮拜的單子和驢子到橋頭,有人會開小卡車載用品過去。」他並沒有問恩尼司是否有錶,只是從高架盒子裡取出圓形的廉價錶,綁著一條結辮繩,上緊發條調整時間後扔給恩尼司,彷彿不屑伸手遞過去。「明天早上,我們會開卡車帶你們到出發點。」兩張只有兩點的撲克牌,打不出什麼名堂。

他們找到一間酒吧,灌了整個下午的啤酒。傑克告訴恩尼司,去年山上閃電風雨交加,死了四十二頭羊,惡臭瀰漫,屍體鼓脹,需要帶很多威士忌上山。他說他射死一隻老鷹,還轉頭讓恩尼司看他帽帶上的尾翼羽毛。一眼望去,滿頭鬈髮與爽朗愛笑的傑克似乎讓人看了順眼,但以他矮小的身材而言,臀部卻有點分量,微笑時顯露出暴牙,沒有嚴重到張嘴可以搆到瓶頸裡的爆米花,卻足以令人側目。他嚮往牛仔競技生涯,皮帶繫了較小型的牛仔扣環,但他的皮靴磨損見底,破洞已到無可修補的程度。他一心只想外出打拚,只要不留在閃電平原,任何地方都沒問題。

具備鷹鉤鼻與窄臉的恩尼司,儀容不甚整潔,肩膀前凸導致胸部稍微內凹如穴,瘦小的上身搭建在卡尺形的長腿上,身體肌肉發達,行動敏捷,天生適合騎馬與打鬥。他的反射作用快到不尋常的地步,遠視情況嚴重以致不喜歡閱讀哈姆雷馬鞍型錄以外的讀物。

運羊卡車連著運馬拖車行駛至小路開端,一名弓形腿的西班牙巴斯克人示範恩尼司如何在驢子身上裝貨。驢身兩側繫上以圓圈扣住的雙菱形繩套,以活結綁緊,背上再加一大包。巴斯克人告訴他,「千萬別訂購湯,裝在盒子裡真的很難載。」澳洲牧羊犬之一產下的三頭幼犬裝進竹簍,最小的一頭塞進傑克外套裡,因為傑克喜愛小狗。恩尼司選了一條名喚雪茄蒂的栗色大馬,傑克則選擇棗紅色母馬。後來才知道這匹母馬易受驚嚇。備用馬匹以繩子連成一串,其中有一匹鼠色的蒼灰馬,外形頗受恩尼司欣賞。恩尼司與傑克,幾條狗、幾匹馬、幾頭驢,加上一千頭母綿羊與小羊,在小路上如髒水流過木頭,一路向上走到高海拔無林區,迎接他們的是大片開花的鮮草地以及片刻不歇止的迅風。

他們在森林處設置的平台上搭起大帳篷,也固定了廚房與餐盒。第一夜兩人同睡營地,傑克已開始抱怨喬‧阿吉瑞「跟羊睡不准生火」的命令,只不過翌晨他不多話,乖乖為棗紅母馬置鞍。清晨在琉璃橙色中破曉,底下有一條膠狀淡綠襯托。煤灰色的巨大山影緩緩轉淡,最後轉為與恩尼司煮早餐營火冒出的煙同色。寒風變得和煦,聚集成堆的圓石與散亂的土塊乍然拋出鉛筆長度的陰影,底下大群樑木松形成灰暗的孔雀石板。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天接近傍晚時,傑克慢條斯理走過來,喝下兩瓶放在帳篷陰影處濕袋裡冷藏的啤酒,吃了兩碗燉肉,吃了恩尼司四顆硬如石頭的軟圓餅、一罐桃子,捲了一根菸,欣賞日落。

「上下班,我一天要花四個鐘頭哩,」他悶悶不樂地說。「過來吃早餐,回去趕羊,晚上把牠們安頓好,回來吃晚餐,回去看羊,晚上有一半時間睡得不安不穩,經常跳起來注意有沒有郊狼。我有權利在這裡過夜。阿吉瑞沒權利逼我。」

「要不要交換﹖」恩尼司說。「放羊我可不在意。我也不在意到那邊睡。」

「重點不是這個。重點是,我們倆都應該待在這個帳篷裡。那個可惡的三角小帳篷有貓尿騷味,甚至比貓尿更難聞。」

「想跟我換的話沒關係。」

「先警告你喲,半夜可要起床十幾次檢查有沒有郊狼。我很樂意跟你換班,可是我煮的東西很難吃。開罐頭倒開得不錯。」

「你的手藝不會比我更爛吧。說真的,我沒關係的。」

兩人以黃色煤油燈消磨了一小時的夜色。十時左右恩尼司騎上擅長走夜路的雪茄蒂,穿越水亮點點的霜氣走回牧羊地,帶著吃剩的軟圓餅、一罐果醬與一罐咖啡粉,供隔天充飢,省了一趟路,可以待到晚餐再回來。

「天剛亮就射中一頭郊狼,」隔夜他告訴傑克,一面以熱水潑臉,以肥皂揉出泡沫,希望剃刀仍利。傑克在一旁削馬鈴薯。「好大一條雜種。鳥蛋跟蘋果一樣大。我敢說一定吃掉了幾頭小羊。看樣子連駱駝都吃得下去。熱水你要不要﹖多得是。」

「全給你好了。」

「這樣的話,我搆得著的地方全要洗了,」他邊說邊脫下皮靴與牛仔褲(沒穿襯褲,沒穿襪子,傑克注意到),綠色洗澡毛巾啪啪打在身上,濺得營火滋滋作響。

兩人圍著火堆吃晚餐,氣氛愉快,一人一罐豆子,同享炸馬鈴薯與一夸脫威士忌,背靠圓木坐著,靴底與牛仔褲銅鉚釘發燙,你遞我接喝著威士忌,而薰衣草天空的色彩褪盡,冷風下沉,兩人繼續喝酒抽菸﹔不時起身小便,火光使弧形流水反射出光點﹔繼續添柴延續話題﹔聊聊馬匹與牛仔競技,馴牛比賽,摔出的外傷內傷﹔兩個月前長尾鯊潛水艇失聯,最後幾分鐘一定如何如何﹔彼此養過、熟識的狗﹔冷風﹔傑克老家父母苦撐的農場﹔恩尼司爸媽幾年前過世後結束農場經營﹔哥哥住在訊諾,姊姊已婚,住在凱斯白。傑克說,他父親幾年前曾是風雲一時的騎牛士,卻守口如瓶,從未給過傑克隻字建議,傑克上場騎牛時,從未前去捧場,不過小時候父親曾讓他騎綿羊。恩尼司說,他有興趣的騎術是多於八秒鐘的騎乘,說得有點道理。傑克說,錢也很重要,而恩尼司不得不贊同。兩人尊重彼此看法,很高興在無人現身之境有人相伴。恩尼司逆風騎馬回羊群途中,四面一片變化莫測、醉意朦朧的月光,心想自己從未如此開心過,感覺可以伸手刨出月球白色的部分。

這年夏天期間,他們不斷拔營,將羊群趕到別處牧草地﹔羊群與新營地的距離越來越遠,晚上騎馬回營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恩尼司安步當車,雙眼睜開睡覺,但離開羊群的時數也不斷延長。傑克以口琴吹出哀嚎粗濁的音樂。口琴從易受驚嚇的棗紅母馬身上掉落,稍微跌歪。恩尼司的歌喉沙啞動人﹔有幾個晚上,兩人找了幾首歌一搭一唱嬉鬧著。恩尼司會唱〈草莓沙色馬〉粗野的歌詞。傑克扯著喉嚨拚命想唱卡爾‧朴金斯的一首歌,「我說的是∣是∣是,」不過他比較喜歡悲傷的聖歌,〈步行水面的基督〉,是篤信聖靈降臨的母親教他唱的。他以送葬曲般的緩板演唱,引發遠方郊狼尖吠。

「回去看那堆臭羊太晚了,」恩尼司醉醺醺說。他四腳著地,冷風颼颼,月亮指出時間已過凌晨二時。牧地石頭閃現白綠,冷酷無情的風吹在草地上,颳得營火直不起腰,接著又攏一攏火,捧成黃絲綬帶。「這裡多一條毛毯,我幫你鋪在這裡,你打個盹,天一亮你再騎馬過去。」

「火勢一小,會凍得你哎哎叫。最好進帳篷睡。」

「我大概不會有什麼感覺。」然而他踉蹌走在帆布下,脫下皮靴,在鋪地布上打呼一陣子,之後牙齒互撞聲吵醒了傑克。

「拜託老天爺,別再磨牙了,給我滾進來。床墊夠大,」傑克以睡意惺忪的煩躁嗓音說。床墊夠大夠暖,不一會兒兩人的親密程度顯著加強。無論是修補圍籬或花錢,恩尼司的行事風格總是全速前進,當傑克抓住他左手過來碰勃起的陰莖時,他連碰也不想碰,霍然推開對方的手,彷彿碰到熱火一般,接著跪坐地上,鬆開皮帶,拽下長褲,拖傑克過來,讓他四肢著地,然後借助天然潤滑液與些許唾液進入他體內,從未做過卻不需檢索使用手冊。兩人默默進行,唯一聲響只有幾下驟然吸氣聲以及傑克憋氣說「要走火了,」隨後靜止,倒地,熟睡。

恩尼司在紅色晨曦裡清醒,長褲仍落在膝蓋處,頭疼欲裂,而傑克的臀部緊挨著他﹔兩人絕口不提,卻知道這年夏天接下來的時光將如何度過。去他奶奶的綿羊。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年夏天還來嗎﹖」傑克在街上問恩尼司,一腳已踏上自己的綠色小卡車。陣陣迅風吹得寒冷無比。

「大概不來了。」塵土如雲揚起,空氣充滿細沙而朦朧,他瞇著眼睛。「我跟你說過,艾爾瑪和我今年十二月結婚。想搞個農場。你呢﹖」他移開原本看著傑克下頷的視線。最後一天恩尼司對他用力揮拳,打得他瘀青。

「要是沒有更好的機會出現,考慮回老爹的地方,冬天幫他忙,春天大概會去德州吧。如果徵兵令沒到的話。」

「好吧,這樣的話,那就後會有期了。」疾風吹得一只空飼料袋沿街滾動,最後夾在他的卡車底下。

「好,」傑克說。兩人握手,彼此捶肩一下,隨後兩人站離四十呎之遙,不知道怎麼辦,只好朝相反方向駛開。開不到一哩遠,恩尼司感覺有人一手接一手拉出他內臟,一次一碼長。他停車路邊,在迴旋而下的新雪之中想吐卻吐不出東西。他感覺極為難過,花了好長一段時間心情才逐漸平復。

十二月,恩尼司與艾爾瑪‧比爾斯結褵,元月中妻子已懷孕。他做過幾件農場工作,為時很短,然後來到瓦薩奇郡遁屋鎮以北的埃爾伍德高頂老農場擔任牛仔,安定下來。女兒於九月出生時,他仍在當地工作。他將女兒命名為艾爾瑪二世,臥房裡瀰漫乾血、牛奶、嬰兒糞便的氣味,充滿嚎哭、吸吮與艾爾瑪睡夢中的低吟,對終日與牲口為伍的他來說,這一切皆為生殖力旺盛與生命力延續的鐵證。

高頂農場關閉後,他們轉徙大河鎮一間小公寓,樓下是洗衣店。恩尼司進公路修護隊,心存不滿,周末則在椽農場幹活,作為寄養他幾頭馬的代價。次女出生後,艾爾瑪希望待在市區接近診所的地方,因為小女兒呼吸時出現氣喘般的噓聲。

「恩尼司,拜託嘛,我們不想再住寂寞得要命的農場了,」她邊說邊坐上丈夫的大腿,以細瘦多雀斑的手臂抱住他。「我們在市區找個地方住嘛﹖」

「再說吧,」恩尼司說著一手由下往她衣袖上摸,搔動絲柔的腋毛,然後緩緩將她放平,手指從她的肋骨移動至軟似果凍的胸部,劃過圓肚皮與膝蓋,向上伸進濕縫,一路伸至北極或赤道,端賴自認航行方向而定,一直到她顫抖著抵住恩尼司的手,恩尼司才將她翻身過來,快速辦完她討厭做的事。一家人繼續住在小公寓裡。他比較喜歡這樣,因為想離開隨時可以。

斷背山之後第四年夏天,六月間恩尼司收到傑克‧崔斯特寄來的平信,是他四年來首度獲得對方的音訊。

「朋友,老早就想寫信給你。希望你收得到。聽說你住在大河鎮。我二十四日路過,希望能請你喝杯啤酒。可能的話請回信,讓我知道到時候你會在。」

寄件地址是德州巧崔斯。恩尼司回信﹕「那還用說。」附上他在大河鎮的地址。

當天早上響晴炎熱,中午前西方推擠過來幾朵白雲,捲動些許悶熱的空氣。恩尼司穿上最稱頭的襯衫,白底粗黑條紋,不知道傑克幾時抵達,因此乾脆請整天假,來回踱步,不時向下瞭望塵封蒼白的馬路。艾爾瑪提議帶朋友到刀叉餐廳共進晚餐,天氣好熱,不方便在家開伙,如果能找到人帶小孩的話,但恩尼司說他不如自己跟傑克出去喝個醉。他說,傑克不喜歡上館子,一面回想起圓木上搖搖晃晃的罐頭,骯髒的湯匙伸進伸出舀著冷豆子。

下午五六時,雷聲隆隆,熟悉的綠色老卡車開進來,他看見傑克下車,百經折磨的牛仔帽往後傾仄。一股灼熱的悸動燙著了恩尼司,他站在樓梯歇腳處,走出家門後關上門。傑克一次兩階闊步上樓。兩人抓住彼此肩膀,使勁擁抱,壓得幾乎斷氣,不住說著,狗娘養的,狗娘養的,隨後,宛如插對鑰匙轉動鎖制栓一般油然,兩人四唇交接,力道之強,傑克的門牙咬出了血,帽子掉落地板,短鬚摩擦出沙沙聲,唾液泉湧,此時家門打開,艾爾瑪朝外觀望數秒,看到恩尼司緊繃的肩膀,關上門,兩人仍緊緊相扣,胸部、鼠蹊、大腿、小腿皆密不透風,彼此踩住對方腳趾,最後為了呼吸而分開時,不輕易表現感情的恩尼司說出他對愛馬與愛女的暱稱,小親親。

家門再度開啟,艾爾瑪站在狹窄的光線中。

他又能說什麼﹖「艾爾瑪,這位是傑克‧崔斯特,傑克,這位是我太太艾爾瑪。」他的胸口上下起伏。他嗅得到傑克──強烈熟悉的體味混雜有菸味、麝香汗味與青草似的微微甜味,同時也聞到高山奔流的寒意。「艾爾瑪,」他說,「傑克跟我,已經有四年沒見面了。」彷彿可以解釋一切。他很慶幸樓梯歇腳處光線闇淡,不必轉身背對她,以防她瞧見胯下春秋。

「是啊,」艾爾瑪壓低嗓門說。她看見了她剛才看見的情景。她身後的客廳裡,閃電將窗戶照亮成揮舞的白床單,嬰兒哭了起來。

「你有小孩啦﹖」傑克說。他抖動的手擦過恩尼司的手,電流在兩人之間竄過。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小巷里,
一些各式各样的脸震撼着你的视觉,
繁华的, 落寞的, 绚烂的, 孤寂的, 慑人魂魄的, 迷人心智的......
威尼斯的脸, 在那些晃动的人影中
象幽灵一样飘来浮去......
 
 
威尼斯之旅
 
     也许是太敏感了, 每次到了旅行快结束的时候, 总会泛起一些的伤感,  加上在脑子里翻腾着的这几天的所见所闻, 在回巴黎的火车上, 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打开床前的那盏桔色的小灯, 细细的翻看这几天买的一些礼物, 好久才敢相信过去四天里的一切都是真的.…...一个人迷糊的瞎想, 许久不能平静.经过途中一个小站时, 开始下起了大雨, 让本来闷热的车厢有了一些的凉风, 心也渐渐的安定下来,  终于,有了点情绪开始写这次的象梦一样的威尼斯之旅.

学院桥上看到的泻湖

在旅途上

    半夜里, 被隔壁车厢开香槟‘’’’的一声巨响惊醒, 才知道自己已经在巴黎去威尼斯的火车上迎来了2007年的第一天 : Bonne Année ! 他们高声的互相问候着新年看看怀里的手机, 发现上面已经显示的是瑞士电信的信号, 看来我们已经到了法国的边境.

         2007年的第一天, 竟然和盈在去威尼斯的火车上度过了. 隔壁铺上的他鼻息均匀, 睡得好香. 毕竟是新年, 还是傻瓜似的的冲着的熟睡的他说了声: Happy New Year!

     早上8, 车厢突然变得开阔, 明亮起来, 睡眼惺忪地朝窗外望去, 发现火车竟然开到了一片云雾里, 远处依稀地淡淡的不是海岸线吗 ?---看来我们终于是到了. :)车厢里的人都开始变得兴奋起来. 我们走到窗前,看火车在云雾里穿行, 一切都象是在梦里一般.

 

水城威尼斯

初的印象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文章: 低成本做女人
一日,與德國回來的朋友索華在外灘茶座小聚,很自然聊起有關女人的話題,她很感慨地對我說:『在臺灣,做女人成本太高。』
 
國內有些媒體總在報導怎麼樣才更有魅力?要三圍,要穿漂亮的衣裳,要做皮膚護理,講究化妝技巧;要怎麼樣修煉自己怎麼樣拴住男人的心,抓心還要抓胃……這樣做女人豈不是成本太高呢最後修煉得面目全非,與真實的自己背道而馳。
 
索華說:『在國外對魅力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就是有發自內心的微笑。』你走在街上迎面走來一個女人,她絕對不會板著臉,而會主動向你微笑示意,這微笑是發自內心的。在國外,講究自然,與大自然親近,女人們喜歡栽花種草喝茶做女紅,這些被中國女人早就摒棄的東西,對她們來說卻是樂此不疲,因為有動手的樂趣;曬太陽,把自己成古銅色,誰最健康誰就最美麗,而不是比誰的皮膚最白
 
索華給我講了她在德國朋友圈的一次小聚會,大家總是把自己在家烘焙好的點心,帶到其中一個朋友的後花園,大家坐在草地上曬太陽聊天,就覺得很好了。幾乎是沒有成本的,收穫的卻是滿滿的快樂。她們利用的都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東西,陽光、綠色和勞動。
 
午後的陽光照下來,索華喝了一口茶,提到了低成本做女人,一個女人在這個世界中越是發自內心地生活,她的附加成本就越低。她就不會為別人過多地改變自己。裏最關鍵的是有底氣(核心競爭力) 索華的話讓我沉思良久。
 
我認識一個女孩,每月化妝品上千元,每次不化妝不出門,為了減肥,每次只吃一小碗飯;另一個朋友,因為嫌自己胸部太平,不能讓先生滿意,花了上萬元偷偷去做了隆胸,結果手術不成功苦不堪言,面目憔悴。我記得我看到她時,內心湧起的是一種無限的悲哀,一個女人怎麼樣才能做回自己呢?那就是有自由的眼神和心靈,不用受別人的控制。
 
跟索華提起,她輕了一口氣,她說:『她認識的一些國外的朋友好像沒有這種不自信,不管身材好不好,她們都敢穿不帶海綿的胸衣,因為身體是自己的,自己喜歡就行了啊!』
索華接著往下說:『好像她們什麼年齡就做什麼年齡的事,不著急也不落後,從從容容,該生孩子就生孩子,很少有女人為了工作想要小孩的。』
 
索華的話讓我想起身邊很多女人都在忙工作,一幫職場女白領,絕對精英人物。曾見過一位事業很成功的女人,別人都很羨莫她卻嘆一口氣說:『我現在很後悔,該戀愛的時候沒戀愛,我的青春流逝了;該結婚時沒結婚,等再想結婚時,卻找不到合適的,只能降低條件;該要孩子的時候沒要孩子,等到想要的時候,別人的孩子已大了,我怎麼也感覺跟不上趟了。』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的覺醒: 蔣勳和妳談眼 耳 鼻 舌 身
 
在整理我們聽覺記憶的過程裡,我一直希望能夠將很多愛音樂的朋友,從音樂的世界不斷地擴大到整個自然的領域,比如去聽聽潮水的聲音,去聽潮水滲透在沙地裡面,慢慢一點一點消失的那個聲音。

我住在海河交界的地方,朋友們可以從我的窗口聽到漲潮那種壯觀的聲音,因為海水湧進河口的時候,一波接著一波,潮水的聲音十分清晰。

有些跟我很好的朋友,已經知曉不同季節漲潮的大概時間了,會很調皮地在那個時間點打電話給我,明知故問地說:「現在漲潮對不對?我要聽聽潮水的聲音。」於是我將話筒放在窗台上,朋友們的確可以聽到洶湧澎湃的漲潮聲。

可是,退潮的聲音就無法透過電話傳給朋友了,退潮時非常安靜,潮水一邊退離岸邊,一邊滲透進河灘的泥土跟沙地裡去,聲音非常細微。

通常這時候,不管在畫畫或者是寫作,我都會暫停下來,坐在窗台上看著後退的潮水。你會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景象,就是潮線──水面上有一條弧形的線,線的一邊是藍色海水,另一邊是黃色河水,慢慢地慢慢地這根潮線一直退出河面,回到海裡去。當潮水退去河灘地又重新露出來,原本躲在泥洞裡的招潮蟹,也紛紛出現了。那是一種很小的螃蟹,兩個螯一大一小,在退潮時刻,就從泥土洞裡爬出來。接著一隻一隻白色的鷺鷥會靜靜降落在河灘地上覓食,招潮蟹剛好就是牠們的食物。

對我來說,退潮的時刻是一個畫面,也是奇特的記憶。

其實原本我以為退潮是安靜無聲的,可是有一天,我忽然覺得聽到了退潮的聲音,就是水在沙地裡慢慢滲透、退走,一種非常非常安靜的聲音。這時我才感覺到所謂的「潮音」,不論漲潮或退潮,那潮水真的是一種聲音,而這個聲音,也竟然會變成你心靈上的聲音。

許多宗教都認同潮音,覺得潮音可以帶來對心靈的啟發。而當聽覺的世界擴展到大自然這個層面的時候,莊子所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那個記憶,重新回到我們的心上,我們感覺到:原來聲音的力量如此驚人,它真的無所不在。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兩千多年來,哲學家及美學愛好者為「審美心理研究」爭執不休的事實,就足以說明「審美鑒賞的研究」及「美是什麼」的問題,具有多麼大的吸引力。 本書是研究「實驗美學」問題的一部經典著作,是運用「心理實驗方法對審美心理的特徵和規律」進行研究的專著。 任何一種情感的產生,都是由於發現了音樂中的美,而不是由於有了情感才發現音樂的美。聽別人用自己所不懂的語言朗誦一首詩也可引起情感反應,只要詩的韻律特別突出。作者於【音樂‧詩歌篇】中發現審美鑒賞力和判斷力都受「熟悉性」的影響,並說明個人心理的差異會影響對藝術的喜愛。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開成簇,水聚為川,

   依舊是寂寞。

   唯有在花與水交映的刹那,

   花因水而清麗,

   水因花而澄淨了。

   人生大抵也是如此。

   即是到最後,

   花謝水枯,卻不肯忘記,

   那一場初初的緣起。

 

摘錄自: 張曼娟 【緣起不滅】

看到這篇心情, 這是我心裡第一個反應, 也許是不管碰到任何不愉快的事情, 自己心中仍往好處想的傾向, 希望緣起不滅, 而不是緣份已盡!

若人真能以佛家:人生無常,平常喜樂看待之的態度, 面對人生各種過程與風貌, 不強求但盡己守份, 既使人生走到最心灰意冷的時刻, 仍不肯忘記, 那一場初初的緣起!

緣起的力量是多麼大呀!

 

附上[緣起不滅]中摘錄的原文, 再回味一下 :

 

緣起不滅

確切的愛戀,是深刻艱難的一生事業。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