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籌備中,稍安勿躁!

認識一位老朋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於西元一九六一年出生於不丹,被視為蔣揚欽哲旺波的二度轉世,他曾跟隨許多偉大的上師習法,尤其是尊者頂果欽哲法王。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以及他的祖父敦珠法王,也都是他的上師。

仁波切年紀很輕便從事弘法利生的事業,成立佛學中心,資助修行者,出版經典書籍,並到世界各地弘法。仁波切承繼了傳承上在西藏東部的弘法職責,主持宗薩學院及其閉關中心,並在印度及不丹又創立了佛學院,且在澳洲、北美及遠東地區成立了許多佛學中心。

仁波切兼上師和導演於一身。曾任電影大師貝托魯奇《小活佛》的顧問,編劇及執導的兩部電影《高山上的世界盃》和《旅行者與魔術師》深受世人喜愛。是當今世界公認最有創意和創新的年輕一 代藏傳佛教導師。

 

有一回,在橫越大西洋的飛機上,我坐在中間排的中央,鄰座那位具有同情心的先生想要表示友好。看到我剃的頭和穿的藏紅袍子,他猜測我是個佛教徒。當機上開始供應餐點時,這位仁兄主動地提出幫我要素食。他想像我是個佛教徒,應該不吃葷。這是我們閒聊的開頭。這趟飛行相當長,為了免於無聊,於是我們討論了佛教。 多年以來,我漸漸了解人們常將佛教或佛教徒與祥和、禪定和非暴力聯在一起。事實上,很多人似乎認為黃色或紅色袍子加上平和的笑容,就是佛教徒的全部。身為一個狂熱佛教徒的我,應該對這種名聲感到自豪,特別是非暴力這一項。   

因為在今天這個戰爭與暴力,尤其是宗教暴力的年代,這是非常稀有的。在人類的歷史上,宗教似乎是殘暴的根源。甚至在今天,宗教極端分子的暴力充斥著新聞。然而我應該可以很有信心地說,到目前為止,我們佛教徒沒有令自己汗顏,暴力從未在佛教的傳揚中扮演過任何角色。然而,身為一個受訓練成的佛教徒,對於佛教只是被聯想成素食主義、非暴力、祥和、禪坐等,還是感到有點不滿足。悉達多太子,捨棄了宮廷生活所有的舒適與豪華,出發去尋求證悟時,所追求的一定不只是消極性和灌木叢而已。   

佛教雖然在要義上很簡單,卻不容易很單純地解說。它幾乎是難以想像的複雜、廣大、而且深遠。雖然它既非宗教也非神學,卻又很難讓它聽起來不理論化或不宗教化。而佛教傳播到世界各地,受到種種文化習俗的影響,更讓它變得複雜而難以破解。諸如香、鈴、彩色帽冠等宗教性的飾物,固然可以引起人們的興趣,但同時也可能成為障礙。 有時候,由於悉達多的教法沒有如我所願地風行而引發的挫折感,或有時候出於自己的野心,我會想像一些改革佛教的主意,想把它變得更單純、更直接了當、更清教徒式。以歪理歧見來想像(如同我有時會做的),將佛教簡化成定性、定量的修行,諸如每日禪坐三回,堅持穿著某種服裝,堅信某種意識形態信念,譬如「全世界的人都應該轉信佛教」。   

如果我們能許諾這種修行會帶來立即、實際的結果,我想世界上就會有更多的佛教徒。然而,當我從這種幻想醒過來(鮮少發生在我身上),清醒的心會警告我,一個充滿了自稱佛教徒的世界,不見得會是一個更好的世界。 許多人誤以為佛陀是佛教的「神」,甚至在一般認為的佛教國家,如韓國、日本、不丹等,對佛陀和佛教都有這種神化的看法。難怪局外人會認為佛教徒就是追隨這位外在的、稱為佛陀的人。然而佛陀本人曾說,我們不應該崇拜個人,而應崇拜此人所教導的智慧。有許多人也同樣的先入為主,認為轉世、業報是佛教最重要的信念。   

另外還有許多這類粗略的誤解。舉例而言,藏傳佛教有時被稱為「喇嘛教」,而禪宗在某些狀況下甚至被認為不是佛教。有些略懂一點,卻還是被誤導的人,會用諸如「空性」或「涅槃」等字眼,卻不了解其真義。 如同我機艙座伴一般,當話匣子打開,非佛教徒也許會不經意地問道:「如何才是佛教徒?」這是一個最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如果問者真正有興趣,那麼完整的回答就不能在晚餐的閒聊中完成,而太過概括性的答案又會導致誤解。假設你要給他們正確的回答,那麼答案就會直指佛教二千五百年傳統的基礎: 如果一個人接受下列四項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 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靜) 這四句佛陀宣說的話,稱為「四法印」。   

「印」在此處意指確定真實性之印記。雖然一般認為這四法印包含了佛教的一切,但在絕大多數的狀況下,這種回答通常會沖淡了興頭,無法引起更多的趣味。話題也就轉變,而結束了這個題目。 四法印的意旨,原本就是要讓人直接了解,而非隱喻或神秘性的。它不應該像餐後幸運餅乾?的字條一樣,看看就算了。然而法印也不是教令或聖誡。稍作思惟,也許大家就能看出來,其中沒有任何道德性或儀式性的內容,也沒有提到善或惡的行為。它們是根據智慧而來的世俗(非宗教)真理,而佛教徒最關注的就是智慧。道德和倫理是次要的,偶爾抽一兩口煙或一點點風流,不表示你就不能成為佛教徒。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就被容許去做邪惡或不道德的事。   

廣泛地說,智慧來自佛教徒所謂具有「正見」的心。但一個人甚至不需要自認為是佛教徒,就能具有正見。究竟而言,是這個「見」決定了我們的動機和行為。也就是見,在佛教的道路上指引我們。如果我們能在四法印之上再發展善行,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佛教徒。   

但什麼令你不是佛教徒呢? 如果你認為,並非一切和合或造作的事物都是無常,你認為有某些基本的元素或概念是恆常的,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情緒都是痛苦的,如果你相信實在有某些情緒是純然愉悅的,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現象都是如幻而性空的,如果你相信有某些事物確實本具自性而存在,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認為證悟存在於時間、空間及能力的場域之內,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那麼,什麼令你是佛教徒呢?你也許不是生長在一個佛教的國度,或出生在一個佛教家庭,你也許不穿僧袍或剃光頭,你也許吃肉而且崇拜饒舌歌手Eminem或性感名模Paris Hilton,這不表示你不能是佛教徒。要成為一位佛教徒,你必須接受一切和合現象都是無常,一切情緒都是痛苦,一切事物無自性,以及證悟是超越概念的。 當然你不需要隨時隨地、不停地專注於這四項真理。   但它們應該常存於你的心中。就好像你不需要隨處都憶起自己的姓名,但當有人問起來,你馬上就記得,完全不會猶疑。任何接受這四法印的人,即使沒有接受過佛陀的教法,甚至從未聽聞釋迦牟尼佛的名字,也可以與佛同道。   

然而,當我試圖將所有這些為飛機上鄰座的人解釋時,我開始聽到輕微的鼾聲,原來他已沉沉入睡。顯然我們的談話沒有能夠為他解悶。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說服大家都去追隨釋迦牟尼佛,成為佛教徒,修習佛法;我有意地不談禪坐的技巧、修行或咒語。我主要的目的是要指出佛教與其他見地不同的獨特部分。   

這位印度王子,到底說了什麼,能贏得世人如此的尊敬與景仰,甚至包括如愛因斯坦等現代懷疑論科學家們都如此?他到底說了什麼,能感動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從西藏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Bodhgaya)?佛教與世界上其他的宗教有什麼不同?我相信四法印提供了答案的精髓,而我在此試圖將這些艱深的概念,以我所知最簡單的語言來說明。   悉達多的重點是要直探問題的根源。佛教是不受文化所限制的。它的利益不局限於某個特定的社會,它與政府或政治完全無關。悉達多對學術論述和科學論證沒有興趣,地球到底是圓的還是扁的,他也不關心。他關切的是另一種實際性,他想直探痛苦之源。   

我希望可以讓大家了解,他的教法不是讓你讀完後放回書架上的哲學鉅著,而是每一個人都能修持的既可行、又合理的見地。為了這個目的,我嘗試用各類人的各種角度,從墜入情網,乃至文明誕生的例子來說明。雖然這些例子和悉達多所用的不同,但它所傳達的訊息是相同的,因為悉達多所說的一切,至今仍然顛撲不破。 然而悉達多也說過,不要不經分析就相信他的話語。因此,像我如此平凡的人,更需要被仔細地審視。我邀請大家分析、思量你即將讀到的內容 <佛教的見地與修道>。

 

內容簡介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天國王來到佛陀跟前聽法,並開始練習內觀,

而通常在家中只要有一個人開始學,

慢慢地,聽法就會影響到家中其他的人。

因為國王是一家之主,一國之長,他的影響力自然很大,

家中所有的人都在練習這種方法,而皇后瑪麗,

也成為 一位很好的修行者,他倆常在皇宮裡同一個禪房內觀。

有一天內觀一小時之後,

國王問皇后:「若有人問你,你最愛的人是誰呢?

你會怎麼回答呢?」

她說:「我內觀的時候,同樣的問題也浮現出來,

我發現其實除了自己,我誰也不愛。」

國王笑著說:「好極了,我也有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答案。」

於是他倆相偕去見佛陀稟告他這件事。

佛陀說:「說的好!說的好!」這是走出痛苦的第一步,

當一個人開始發現這個問題癥結所在,

就可以走出問題,解決問題,否則一輩子都活在想像中。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妳有多久沒有好好欣賞天空的湛藍,仔細品味大自然空氣裡的甜味?妳有多久沒有停下腳步聽聽浪洋的伏起,感覺涼風撫掠雙頰的沁涼?別讓忙碌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壓垮了所有的好興致。
也許,是該渡個假、好好放鬆心情的時候了!


Parrot Cay純白色的柚木別墅,簡約時尚,部份更附設私人泳池,其他別墅每三間即配有一個廣闊湛藍的私人無邊界泳池,在精心設計的天水合一視覺感營造下,再多的繁雜、再重的負擔,都好像在一瞬間化解無遺。


動靜之間 One&Only Reethi Rah


2005年開幕的Reethi Rah,雖然不是馬爾地夫當地最新的渡假休閒中心,但這幾年卻一直都是全球話題性、詢問度最高的渡假村之一。之所以受矚目,除了馬爾地夫當地豐富的觀光資源,以及One&Only集團在休閒產業的高評價外,最重要的是它不斷求新精進的規劃,總有讓人為之一亮的驚喜。


在Reethi Rah渡假村內,獨木舟、橡皮艇、快艇及風帆等活動,都是旅客不可錯過的精彩娛樂,此外遍佈島邊的潟湖及珊瑚潭,更成了魚類棲身的天堂。潛泳其中不難發現海龜、白鰭鯊、蝴蝶魚以及無處不在的吞拿魚,奇妙的景觀彷彿進入另一個新世界般。喜歡運動的朋友,更不能錯過在Reethi Rah暢快揮汗的好機會,無論是沙灘排球、足球、乒乓球、槌球及法式滾球等活動,或是渡假村最知名的Peter Burwash網球學院,在標準的人造草地球場,與常駐專業教練的指導下,將會讓妳對運動有了新的體驗。


偏好靜態休閒的旅客,則可試試當前最風行的健身課程,當中包括能量瑜珈、伸展運動、吐納訓練、冥想等,當妳在懸浮於海面的Chi Pavilion伸展身心、放鬆心靈時,將會對生活有截然不同的體會。不僅如此,如果您參加完整的SPA療程,渡假村的營養學家將會按照整全式保健的原則,再參照賓客的個人健身目標安排健康膳食,達到增強活力、清除毒素、調節體重或對減壓等效果,各間餐廳的行政總廚亦會相應配合烹調各式滋味美膳,如此的貼心安排,要叫人不愛恐怕真的很難!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UP學:所有經理人相見恨晚的一本書 What Got You Here Won’t Get You There

想再往上,先改掉21種致命的領導習慣

  為何柯林頓、歐普拉能夠長期立於不敗的領導地位?被美國管理協會推崇為偉大導師的馬歇爾.葛史密斯 (Marshall Goldsmith) 在新作《UP學》(What Got You Here Won’t Get You There) 一書中,將親自輔導過世界頂尖企業執行長及其接班人的第一手經驗公諸於世,其中特別歸納出二十一個主管身上常見的習慣,這對沈浸於以往的成功而產生盲點的經理人而言,有如提壺灌頂。

  這些惱人的人際行為中的習慣,主要是領導行為。主要包括了:

.贏太多:不計一切代價想贏,任何狀況下都想贏,重要的時候、不重要的時候、無關緊要的時候都要贏。
.加值過度:無法遏止對每一個討論提出自己看法的渴望。
.打分數:幫別人打分數的衝動,將自己的標準套在別人身上。
.惡言批評:想要讓別人覺得自己很靈巧慧黠,出言嘲諷或做尖銳的評語。
.告訴全世界我多聰明:想告訴別人我比他想像中更聰明。
.生氣時發言:將情緒作為一種管理工具。
.否定,或是「讓我告訴你為何這個行不通」:既使別人沒問你,也想要散佈負面思考。
.壟斷訊息:不肯分享訊息,想藉此居於優勢。
.不聽別人說話:對同事不尊敬的方式中最以退為進的一種。
.懲罰傳訊息的人:不必要的攻擊,受害的是無辜而且想幫我們的人。

  以加值過度來說,這是主管身上很常見的習慣,當下屬來向你報告一個好想法,你對他說:「很棒,但是如果你試試看這樣會更好。」葛史密斯寫道:「你可能把我的想法的內容改進了百分之五,但是將我執行的意願砍掉一半,因為你已經把我對這個想法的所有權奪走了。」

  葛史密斯指出,在職場上爬得愈高,碰到的愈是行為上的問題。在組織的較高層,所有領導團隊的人都有很好的專業能力。人際技巧就隨著愈高升而愈重要。葛史密斯一對一的輔導諮詢收費是美金二十五萬,但其執業菁華卻在本書中傾囊相授,一手不留與讀者慷慨分享。

  一本你想送給你老闆及所認識的每一個主管或積極工作人的書。
  一本你會劃線、記筆記、寫心得、重點重讀幾遍的書。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
             
     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
     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 愛你所做的事
 
    (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
     不要被教條所侷限 -- 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
     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男女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如何處理壓力。壓力來時,男人會愈來愈集中
注意力和變得孤立;女人則愈來愈不知所措和變得情緒化。此時,男人對
提升感覺的需求與女人不同,他藉由解決問題來讓自己感覺舒服,女人則
藉由談論來使出自己感覺舒服。若不瞭解或無法接受這個不同,兩性的關
係就只會徒增摩擦。
讓我們看一個常見的例子:

湯姆回家後,想藉由看看報紙來輕鬆解脫一下,他這天被那些未解決的
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現在他只想忘了那些事以求得鬆懈。
他太太瑪莉也想為這緊張的一天好好放鬆一下,但她想由談論她這天的
問題來得到鬆懈。他們兩人的緊張氣氛慢慢形成,逐漸變成了怨恨。
湯姆心裡暗自認為瑪莉的話太多了,瑪莉卻覺得湯姆忽視她。他們若不
瞭解彼此的不同,將會日益貌合神離。

你也許知道這種情形,因為這只是許多男女不和的例子之一。這種情形
不只存在湯姆和瑪莉之間,許多夫妻也都有類似問題。
解決湯姆和瑪莉的問題不在於他們彼此有多相愛,而在於他們瞭解異性
的程度。湯姆若不瞭解女人真的需要藉由談論問題來獲得紓解,他仍舊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語: 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
中文:《男女大不同》/《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德語: Mars liebt Venus. Venus liebt Mars
作者:約翰.格瑞 John Gray

Dr. John Gray 官方網站:
http://www.marsvenus.com/index.php

□編者前言□
美國心理學博士約翰.格瑞(John Gray)
所著《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一書自1992年出版以來,
已累計175周被列為「出版商每週最暢銷書籍(非虛構類)」前十
五名,並在《紐約時報》最暢銷書籍榜上連續兩年多名列前茅,迄今
已售出4百多萬冊,並被譯成30多種語言。該書反映了格瑞博士廿
多年研究人際關係的成果,生動地提出男女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相互體諒的各種理論。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安靜地聽著  Katie Melua 的〈Nine Million Bicycles〉──

在一個有六十億人口的世界,在一個有九百萬輛腳踏車的城市,你覺得寂寞嗎?    

 

 

There are nine million bicycles in Beijing
That's a fact
It's a thing we can't deny
Like the fact that I will love you till I die

We are twelve billion light years from the edge
That's a guess
No-one can ever say it's true
But I know that I will always be with you

I'm warmed by the fire of your love everyday
So don't call me a liar
Just believe everything that I say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967387_2e3b824760

想要讓一樁愛情有力且活動得久些, 那就得增加外力, 新增的動量可以為愛情帶進更多更豐富的能量, 如此, 兩個人或可擺脫彼此消耗的互動模式, 而能夠因為愛, 有了啟動生命的需求, 靈感, 以及行動呢!  否則兩個人死守在愛情的四行倉庫裡, 最後恐怕很難擺脫動量守衡的宿命---甚麼東西會令你想到"守衡"?  對了, 就是木乃伊. 

美好的愛情總能化腐朽為神奇, 縱然八月飛雪, 北地裡仍然可以有一個忍不住的春天; 問題是, 你是否還敢, 還願, 還能, 還相信......愛?

每個人的生命裡, 必然有一個為他拂來的春風, 在那樣的時刻裡, 生命的花就娉然綻放了, 這是何等動人的能量呀!  只是, 春風不待人, 回首即天涯, 所以, 當春風來時, 請你不要再蹉跎, 再因循, 再遲鈍; 幸福只保留給還想有所動作的人.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像香煙和美酒一樣,咖啡似乎具有一種安慰人的能力。所以遇到心情低潮——疲憊,不平或者憂傷時,很多人會選擇去附近的一家咖啡館,用一杯咖啡的時間洗掉內心的塵囂。然後,那些煩惱似乎真的隨嫋嫋的水汽消散在空中,因為離開時,我們感到了輕鬆。

不過,「懂」咖啡的人會認為這種看法過於實用主義。他們認為,咖啡本有自己的精和神,而不僅僅是一種飲品。如同東方的茶道,咖啡亦有道,從咖啡豆的選擇、烘焙、研磨到煮制,每一步都有尺度與神韻在。

咖啡,咖啡

咖啡的生命開始於熱帶陽光下那一簇簇鮮紅瑩潤的咖啡櫻桃果。據說一棵咖啡樹需要生長五年才開始結果,而一棵樹所能產出的咖啡豆——裹在咖啡果肉裡的果核,大約只有一磅。咖啡樹大多生長在海拔300~400米的地區,而海拔1500以上的山坡地栽培出的咖啡品質更好。

如同茶一樣,由於生長地區的不同,咖啡也有不同的味道。巴西山多斯咖啡的香醇溫和,衣索比亞摩卡的濃郁,肯亞高品質的阿拉伯克咖啡豆有著微酸、濃稠的香味,夏威夷的可那咖啡則帶有甜美的葡萄酒香。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咖啡——牙買加藍山咖啡,風味濃郁而富有水果味和酸味,能夠帶給人無窮的回味。

找到最好的咖啡豆,這只是得到一杯完美的咖啡的第一步。而接下來的烘焙則賦予咖啡以決定性的色澤、香味和口感。「咖啡的味道百分之八十取決於烘焙。」這是咖啡師的經典斷語。各地咖啡客的口味偏好也很有特點,紐約人通常選擇中度烘焙的city roast,維也納偏好深度煎焙的full-city roast,而法國人則喜愛苦味強勁的深度烘焙方式——French。在東京,微深的中度煎焙——high-roast較受歡迎,但現在,很多日本人喜歡炭燒咖啡,世界上最苦的咖啡。顧名思義,這種咖啡是用炭燒後的咖啡豆磨成的,充滿了炭燒的濃烈焦味和苦味,色澤深濃。

烘焙好的咖啡豆,還要經過研磨、煮制和調製,才會變成一杯三味(甘、酸、苦)優卓的咖啡。拿鐵(Latte)咖啡是Espresso(意式濃咖啡)與牛奶的經典混合,愛爾蘭咖啡(Irish Coffee)是由威士忌和咖啡按1:5的比例調製,加入朱古力和牛奶的Espresso也可以稱作摩卡咖啡,而卡布奇諾(Cappuccino)則將Espresso、牛奶和奶泡恰到好處地結合到了一起……

每一種咖啡,都是一種不同的心情。慢慢品位,也許你也可以「懂得」一杯咖啡的故事。

激情與靈感

那種叫做咖啡因的東西是咖啡充滿激情的原因所在。一千多年前,正是那群無意間吃了咖啡櫻桃果的阿拉伯牧羊告訴了人類這一點。而現在,咖啡是都市中繁忙人士的動力源,以及閒暇時光的道具。

咖啡歷史學家烏克斯在他的著作《咖啡天下事》(All About Coffee)中寫道:『每當咖啡引進,就會助長革命。咖啡是人間最極端的飲料,咖啡因會刺激思考,老百姓一旦深思就想造反,危及暴君地位。』

據說,16世紀的阿拉伯世界裡,咖啡就博得「麻煩製造者」的稱號,統治者認為咖啡館是瘋狂的滋生之地,於是聖城麥加的咖啡館曾被迫全部關門,而咖啡也被宣佈為「非法飲品」。君士坦丁堡的帝王擔心民眾在戰爭期間喝了咖啡後,會發表反動言論影響士氣,因此也下令關閉境內咖啡館,並且規定兩次因喝咖啡而被抓住的人,將被裝進袋子丟進博斯普魯斯海峽。然而,還是有很多人冒著海底餵魚的危險喝咖啡。

當咖啡傳入法國後,法國人的酒消耗量因而得到減少。咖啡館也很快成為演員、小說家、劇作家和音樂家的聚會場所。據說伏爾泰常常在一家咖啡館裡,一次喝上40杯咖啡加巧克力,而當時擔任炮兵軍官的拿破崙,有一回在咖啡館裡沒錢付帳,只好留下軍帽作抵押……

激情也常常與靈感攜手同至。J·K·羅琳就是在一家咖啡館裡寫出了她的《哈利波特》的。而在西方文藝史上的很多偉大時刻,書桌和畫室的背景下,也常常都有一杯嫋嫋升煙的咖啡。在家附近的咖啡館裡,也經常看到帶著紙筆或者筆記本電腦的人,靜靜地坐著冥思苦想著什麼……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安的《色,戒》機關綿密,波濤洶湧,與張愛玲的原著形成強有力的拔河互動。

張愛玲的小說一向難拍,從《傾城之戀》、《紅玫瑰白玫瑰》、《怨女》到《半生緣》,她的文字魔障總是緊緊纏繞著台港導演,每個人在雕琢意像的同時,都臣服在張愛玲的文字障下,不得不用字幕卡夾雜幾句書中精彩文句,因為那是導演們難以超越的意像考驗。

李安的《色,戒》卻是唯一能夠破除張愛玲魔障的創作者,他不用字卡,不死守小說章法,而是鑽進了張愛玲的文字底層,挖出了意在言外的暗香,翻轉出滿室撲鼻的惆悵與幽恨。

長篇小說因為事件多,人物雜,改編成電影,通常就得刪砍挪移;短篇小說則是文意精煉,要擴大成為劇情長片,往往就得在不失原味的情況下加油添醋。

李安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曾說華文小說素重內斂曖昧,然而電影是另類媒體,意象不能太含蓄,先要讓觀眾能夠「看見」,既而明白。《色,戒》的功力就在看似意象明白,卻還又蘊含更多的餘韻,剪接的尺度拿捏尤其精準,剛巧站在「多一分則俗,少一分則澀」的臨界點上,所有該交代的情節無不一一提點,卻留下更多澎湃暗潮,衝撞著觀眾心田。

 

《色,戒》小說把時空脈絡精練地約束在一場牌局前後,思緒前後跳動;《色,戒》電影卻精準切割成四年前和暗殺前後兩個段落,並且界定成「彩排」與「正式搬演」兩個層次,把小說人物的回溯意識推衍出層次鮮明的歷史長河,改編手法極高明。

話劇社演戲是第一段落的重頭戲,原著中輕描淡寫的一句:「她倒是演過戲,現在也還是在台上賣命,不過沒人知道,出不了名。」卻成了改編加料的線索,王佳芝(湯唯飾演)因為參加了話劇社,才認識了鄺裕民(王力宏飾演)為首的一群血氣方剛青年,才動了暗殺易生先(梁朝偉飾演)的念頭,但是只靠青春血性,註定只能跌撞,難以成事。

在愛國主義的大旗下,李安用半嚴謹半諧謔的喜劇手法表現王佳芝初試雲雨情的懵懂與失落,少不更事的同學們殺先是見機行事,拔了菜刀就想上,後來甚且以眾擊寡,胡亂殺了人,跌撞讓他們開了竅,也各自在「成人」祭典上付出了代價,建構了那年夏天的一場暗殺「練習曲」。

經過兩年的逃避、沈澱與篩汰,成長的肉身和與覺醒的靈魂才有可能迎接第二波的真實版暗殺行動。王佳芝繼續著她的角色,所有的歷練都成為她正式登台的能量,從練習曲到正式搬演,電影的進程有合理的邏輯演進,也才有了血肉花火的激濺。

 

李安重視細節的控制工程也在《色,戒》人性洞察上展現信手拈來盡是文章的細膩深度:練習曲時期,幕後不但有國特監控,連易生先的親信副官亦查覺了,學生的熱情其實只是一場半吊子的暑假實習,一切只像場家家酒的遊戲;跨進正式時期,幕後還是有汪政權特務監控一切,那則是暗含了政治鬥爭與權貴禁忌的平行線,隨時可能翻盤的風雲詭譎,透露著逼人窒息的盤算力道。

 

 

至於女性的幽微心結更是入木三分。鄺裕民原本與王佳芝互有好感,王佳芝要色誘易先生時,就得識人事解風情,所以得先破瓜,教會她男女之事,鄺裕民是領導,不能假公濟私,只好推出唯一有嫖妓經驗的梁閏生(柯宇綸飾演),這場戲先是拍出了藉酒壯膽初試雲雨情時的尷尬,繼而又有王佳芝採取主動,得諳箇中情味的狠絕,最後再在鄺裕民壯膽偷吻,卻被王佳芝一把推開,四年前鄺裕民不願毛遂自荐的膽怯與愚蠢,早已傷了王佳芝,女人心早已走過千山萬水,唯有傻漢還在原地踏步,曾經滄海的女間諜,心中的感歎、惆悵與悲恨,已非昔日同志能夠理解了,李安真是讀透了原著中那句:「有一陣子她以為她可能會喜歡鄺裕民,結果後來恨他,恨他跟那些人一樣。」因為消化又吸收了,才又添加了那麼些層次分明的好戲。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天使攔住他倆,為難地說:" 對不起,現在天堂只剩下一個名額,你們兩個中必須有一個去地獄。 "  
 
  主人一聽,連忙問:" 我的狗又不知道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能不能讓我來決定誰去天堂呢? "  
 
  天使鄙視地看了這個主人一樣,皺起了眉頭,她想了想,說:"很抱歉,先生,每一個靈魂都是平等的,你們要通過比賽決定由誰上天堂。"  
 
  主人失望地問:" 哦,什麼比賽呢?"
  天使說:" 這個比賽很簡單,就是賽跑,從這裡到天堂的大門,誰先到達目的地,誰就可以上天堂。不過,你也別擔心,因為你已經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靈魂的速度跟肉體無關,越單純善良的人速度越快。 " 主人想了想,同意了。  
   天使讓主人和狗準備好,就宣佈賽跑開始。她滿心以為主人為了進天堂,會拼命往前奔,誰知道主人一點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著。更令天使吃驚的是,那條導盲犬也沒有奔跑,它配合著主人的步調在旁邊慢慢跟著,一步都不肯離開主人。
天使恍然大悟:原來,多年來這條導盲犬已經養成了習慣,永遠跟著主人行動,在主人的前方守護著他。可惡的主人,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胸有成竹,穩操勝券,他只要在天堂門口叫他的狗停下,就能輕輕鬆鬆贏得比賽。  
 
  天使看著這條忠心耿耿的狗,心裡著急,她大聲對狗說:"你已經為主人獻出了生命,現在,你這個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領著他走路了,你快跑進天堂吧!"  
 
  可是,無論是主人還是他的狗,都像是沒有聽到天使的話一樣,仍然慢吞吞地地往前走,好像在街上散步似的。  
 
果然,離終點還有幾步的時候,主人發出一聲口令,狗聽話地坐下了,天使用鄙視的眼神看著主人。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趣味社交能力測試:看出你應對複雜人際關係的能力

在一個晴空高照的日子,最適合出遊。
假如,你和你的朋友漫步在森林之中,無意中發現了一間隱藏在林中的建築物,依你的直覺,你會認?這是何種建築物﹖

A、小木屋
B、宮殿
C、城堡
D、平房住家

 

 

 

【趣味社交能力測試說明】
A、小木屋
你是一個能忍別人所不能忍的人,寬大的心胸,使你對任何的事物都抱著以和為貴的態度,基本上你就是一個完美的人。

B、宮殿
你是一個思路極細的人,對於身邊的事物都能有良好的安排,凡事都在你的掌握之中,雖說不上城府極深,但對於複雜的人際關係卻能處理得很好,如魚得水。

C、城堡
你可說是本世紀最利害的人際高手,你比選宮殿的人對事物的觀察更敏銳,更能看透人心,在這方面別人總是望塵莫及,而你也一直以此特性自豪,樂此不疲。

D、平房住家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引述自:  新華網
《色·戒》劇照
 

    李安拍成的同名電影日前在香港上映,香港媒體發表文章稱,電影《色·戒》沒有失去原著的色彩,新加的情節更令故事錦上添花,在光與影之間重遇張愛玲的文字,也感受到李安的細膩!全文如下:

    收錄在張愛玲小說集《惘然記》內的短篇─《色·戒》,經過逾半個世紀,終於從文字躍上大銀幕,由金像大導演李安拍成的同名電影於今日在香港上映,“張迷”心目中的易先生、王佳芝終於在她們眼前活過來。電影《色·戒》沒有失去原著的色彩,新加的情節更令故事錦上添花,在光與影之間重遇張愛玲的文字,也感受到李安的細膩!

    張愛玲用20多年才寫成、僅13000多字的短篇小說《色·戒》,自77年面世將近30年,終於由台灣導演李安改編成兩個半小時的電影版,這個在威尼斯影展中大放異彩的金獅獎得獎電影,以最忠於原著的方式,加入了李安對故事的演繹,結合成一部被廣泛書迷、學者、電影人評為近乎完美的改編作品。

  電影尋小說答案

    電影《色·戒》的誕生,全繫於導演李安的一個念頭。這篇可說是張愛玲最受爭議的作品,李安自言多年前已經拜讀過,當時並未有想拍的慾望,可是就像之前的《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一樣,小說的情節總是在他的腦海中浮現,揮之不去,結果李安知道他必須拍這部電影來尋找忘不掉的原因。不少人都認為《色·戒》是張愛玲在寫自己,李安也認為這部作品與她的感情生活最接近,除了是他最喜愛的一篇小說外,他更覺得張愛玲是以一種離經叛道的角度來寫成這個故事,震懾得令他曾一度想放棄改編的念頭,卻又被這個故事困惑,結果李安終排除萬難,借拍電影的方式來為自己找答案,冥冥中他覺得是張愛玲在呼喚他。

    漢奸也有動容時

    張愛玲的《色·戒》只有短短26頁,李安把它拍成近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加添了數段小說內沒有的情節,與其說是他創作的新情節,倒不如說他在為小說中未有交代的補白。電影有一幕是王佳芝(湯唯飾)跟易太太(陳飾)等人打麻將,冒著被各人洞悉的危機而寫下自己的電話號碼,讓坐在身旁的易先生(梁朝偉飾)看到。幾天后易先生親自打來電話約她一起去裁縫店做西裝,兩人更一起晚飯互相試探,最後易先生送王佳芝歸家,還差點被埋伏好的抗日學生幹掉。沒有邊際的把酒言歡,實際交代了王佳芝如何鋪排成為易先生的情婦,也帶出了易先生基於特務身份而養成的小心翼翼,兩人的互相試探是發生感情的伏線。不過在小說中,王佳芝留下電話號碼以為有所收成之際,卻換來失望,易家一聲不響的搬回上海,易先生與王佳芝在香港根本只有數面之緣。

    另一場叫人印象深刻、原著小說沒有的新情節則是幾近尾聲時,易先生把王佳芝叫到虹口區的日本壽司店,言語間透露出作為特務的惶惶不可終日,王佳芝還唱了一曲《天涯歌女》,令易先生最後也禁不住流淚,讓觀眾跟王佳芝都清楚領略到易先生雖然是漢奸,卻還是有血有肉的一個人。

    殺情婦撫床自憐

    不得不提的當然是戲中特別加插的三場大膽情慾戲份。李安的《色·戒》強調了“色”這一環,三場情慾戲的層次也有所不同,由性虐起始至互作主動,一次比一次多了交流,易先生越來越鬆懈,王佳芝卻越見迷失于對他的感覺,最後一次溫存明明有機會殺掉易先生,卻終未能下手。

    除了情節上的改動,小說佔大部份的篇幅都是描述人物的內心想法,不過電影卻大膽地放棄這些內容,反而只靠演員的表情跟肢體動作去交代,這個改動為李安創造了更大空間,為片中人物的性格加工,最大的轉變必定是易先生這個角色。

    在李安的細心安排下,易生先再不是小說的冷酷無情,反而處處顯露人性,多了一份情。平常一向板起面孔的易先生,面對王佳芝時總可以釋放幾經壓抑的情感,兩人共處時他會放下繃緊的心,露出少見的笑容,又會告訴她“我相信你,我已經很久沒有相信別人”這種心底話。結局的變動也令人對易先生多了同情,不再是小說形容為處變不驚、“無毒不丈夫”的特務易先生,而是早已動了真情,從扭曲的世界中回復人性的一個弱者。在電影中易先生下令槍斃王佳芝等人後,他雖然跟小說一樣裝作若無其事的回家,不過電影卻更進一步交代易先生為自己不得不把王佳芝殺掉而感到哀傷,走進她的房間,坐在床緣上撫摸床單,久久未能言語,直至易太太問到發生什麼事時,他還維護王佳芝,為她編了一個消失于上海的藉口,淚盈于睫只因壓抑的情感再無負托的對象。

  沉迷色海終犯戒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使你以為,男女之戀的發動,靠的是對象的條件能夠滿足你的需求,那麼有一天,當條件消失了,是否就選擇離開?

如果你用外貌選女人,終究將遇到只懂用學歷、財富、社會地位選男人的女人。
為何情人一個換過一個,卻遇不見真愛?

現代人常常錯想愛情,妄想選擇外在條件最好的,就是最適合的。然而,如果以世俗外在條件(男需多金,女要美麗)的好壞來擇偶。有一天,習慣了、看膩了,碰上條件更好的,是否就琵琶別抱?

如果一個人的愛情觀,重視對象的條件能否滿足自己,勝於自己「愛的能力」能否滿足這段關係。那麼,條件將成為愛情的魔障,迷惑你。無論你迷戀的是外貌、家世、財富、工作、學養、氣質談吐,都是一樣。這些都可能消失,消失之後,愛也就隨風而逝了嗎?

這也是為何,現代社會許許多多明明外貌、學歷、財力、品味等條件樣樣好的男女,情人卻是一個接一個換,碰上A,夠有錢但卻嫌不夠體貼;B則體貼但不夠有錢;C則體貼又有錢但不夠帥…….,總之,沒一個能令其滿意。

愛的對象?愛的能力?

佛洛姆說,愛情成功的關鍵,不在於「愛情的對象」的有無、好壞,而在你自己「愛的能力」是否充足飽滿。懂得愛的人,碰上對的人,便會用對的方式,去愛對方,和對方相處,甚至在相處過程中,去引導彼此,在關係裡共同成長。

真正的愛,不是因為有一個對象很可愛所以愛,真正的愛是因為自己有了愛人的能力,碰上了值得愛的人,選擇用一生的承諾守護彼此的愛。

現世代有太多的人,以為真愛的構成,是靠訂定嚴苛條件的滿足來尋找,卻根本忽略了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去愛人。

然而,人很有限,常常不知道什麼才是對自己最好最合適的,此時此刻認為最好的(但未必是最好的,如果自己不夠成熟而看不清自己到底要什麼),或者自己無法達成的理想,投射到情人身上,盼望你的情人能夠擁有,好替你完成人生夢想(這也是為何不少女人迷戀有錢男人,而男人迷戀美麗女人的原因)。

沒有能力愛人的人,即便碰上再好的對象,也無法抓住幸福。  

真正的愛情,應像一碗清湯蕎麥麵。

簡單、純粹,清爽的令人心曠神怡。

愛情裡若攙了太多身份、金錢、成就、工作、學歷、身高、體重的條件,就好像一碗作料豐富的料理,或許看起來美味,但實際上,吃下肚後,你的胃未必承受的了!

真正的愛情不是要找「最好」、「完美」的情人,而是要找最「適合」,能夠像家人一樣自然相處,吵架也能合好,雖然對方有些自己無法容忍的小缺點(像是馬桶蓋不蓋,牙膏不從尾巴擠,東西不愛物歸原處等等生活小細節),但卻還是接納。

最重要的是,身邊的情人,一定和自己相處起來輕鬆、愉快,在一起沒有負擔,自然而不用扭捏作態,可以顯露真正的自己。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宅時代」來臨了!
 

迎接宅世代,百萬宅男宅女的新消費革命


「宅時代」的主角多集中在四十歲以下,他們掌握台灣未來十年的生活、消費與流行走向,宜家、愛迪達、BMW等企業紛紛瞄準宅男宅女們作行銷。這群與實體世界既近又遠、默默主導虛擬世界的宅族,究竟有何特色?是怎樣的外在環境與內在渴望,造就台灣宅時代的到來?

作者:李雪莉

2007.08.29/ 第379期  /  天下雜誌

快速閱讀文章重點
「宅」為何將引領台灣十年的流行潮?

企業如何運用「宅」行銷創造無限商機

宅男宅女用網路一舉成名

「宅」無階級,追求成為該領域達人

百萬宅族帶動新生活型態,對社會產生具體影響?


>>天下雜誌副主編李雪莉,線上分享更多宅勢力,如何創造商機?擔心你的小孩「宅」嗎?如何教育小宅男女? >>立即體驗MP3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走在巴黎街頭,即使是同樣身為女人,也不禁會為眼前來來去去,各種年齡、各種風格的法國女人所傾倒。從穿衣打扮、舉手投足、言談舉止……之中,或者不管是魅惑也好,傲慢也罷的各種風情裡,法國女人似乎在基因中就具備某種魔法,可以整個人浸在一種說不清楚卻讓人明確感受的獨特魅力之中,而且完全游刃有餘的自在揮灑。

低沉的嗓音

法國女人的獨特魅力,也可從她們說話時的聲音略窺一二。世界上大部分的文化,尤其是亞洲,多半崇尚女性嬌嗲的嗓音,甚至愈近似童音愈好──因為童音往往給人純真、年幼、弱小、可愛等等聯想,完全是典型的大男人本位主義思維。

唯獨法國人力排眾議,認為低沉、略帶沙啞的女聲才稱得上嫵媚性感。廣義的解釋,便是法國人欣賞見過世面、人生閱歷豐富的成熟女性,而非生嫩的無瑕白紙。此外,用稍微低沉的聲音發法語中的鼻音和輕喉音,似乎特別有一股撩人的韻味。

 

自信

法國女人絕對自信,甚至自信到一種很容易讓別人覺得傲慢的程度。但是正是這種自信,讓法國女人能夠展現出一種真正的自在魅力。

ermes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程家鳳就指出:「法國女人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就是把握自己想要的樣子、想過的生活。在她們的身上,你不會看見一昧的最安全和諧的同色調搭配,或者符合時下流行趨勢的單一樣貌,而是跳脫制式框架,但又同時展現屬於自己美感的風格。」因為自信,讓法國女人從穿衣打扮到性格言行,完全勇於展現自我。也許傲慢,也許難纏。但那個魅力,誰能否認?
 

愛情

愛情對法國女人來說,就像呼吸一樣是一種自然的天性,而且永遠沒有適用期限,也沒有任何適用的規範或者守則。法國知名女作家莒哈絲晚年被小她40歲的情人揚.安德黑亞苦追,還在她身邊陪伴了16年,直到她82歲過世。

不管是幾歲,不管未婚已婚,愛情是法國女人維持魅力滋養風情的最佳養分,也讓她們始終都具備著追求美(包括個人的、生活的、生命的美)的心和意願。

老得優雅

 最近一部法國片《巴黎拜金女》裡面,除了女主角奧黛莉朵杜之外,另一個貴婦瑪莉.特罕狄孃迷人的熟年魅力,同樣令人驚豔。 雖然時間是最公平的降臨在每個人身上,但是法國女人就是有本事老得優雅而且韻味十足。

除了一貫的自信自在和獨樹一格的品味美感之外,她們自在面對年齡的態度也是一大重點。就像年近60的女明星安妮‧杜柏海(Anny Duperey)談到面對整型手術的態度時表示:「我們很謹慎低調,只是去除不雅觀的部位,卻不想欺騙世人,以為我們還年輕。」

自然不造作,讓法國女人即使年華老去,仍然充滿了吸引力。對於年齡,她們自信到足以與之怡然共處。「如果你恨天恨地恨所有的人和你的年紀,那麼它就會顯現在你的臉上,你的臉會心想事成。」這句由法國女人說出的話,或許正說明了她們為何可以老的優雅又迷人的原因。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穿PRADA的惡魔》中,兩個時尚媒體女強人米蘭達和賈桂琳,一樣聰明、幹練、自負、擁有高度品味和才能,其風格和氣質正好是美式女人與法式女人的對峙。

 

這種對比很有趣,小仲馬楚楚可憐的《茶花女》借屍還魂變成好萊塢的《紅磨坊》,由澳州女人妮可基嫚來詮釋變得艷麗滑稽。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想擺脫單調生活卻過份天真的女人,香港導演林奕華轉嫁成台灣名媛,徹底改頭換面浮誇辛辣。而原版法國女人的真面目呢?

 

 

法國女作家最為人熟知的兩位就是西蒙波娃與瑪格麗特‧莒哈絲,這兩個女人都特立獨行,心靈與智慧站在一個睥睨高度,並且戴著自由女神的翅膀飛翔。波娃無疑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第二性》可以說是女人聖經,啟迪後來無數女性。

 

 

 

沙特對波娃的智慧有極高評價,第一次見面便留下「有男人的智力和女人的敏感」的印象。波娃與沙特無限續約的契約愛情最為世人津津樂道,曾有一度因外在環境的因素,沙特其實提出過是否要結婚,為波娃拒絕,兩人始終認為兩性之間的關係維繫不應受世俗的價值制度束縛。不過波娃雖是女權主義者,終其一生追求自由與思想心靈的躍升,但她也是用情極深、為愛所苦的女人。

 

 

莒哈絲的才情也無須贅言,她的小說因為揭露她自身經驗的的傳奇性,引人注意的總是其中的耽美,其實她具實驗性的文體也是她作品的藝術價值。去年女性影展中展出平常難得一見的莒哈絲自己編導的電影作品,以及莒哈絲的紀錄影片。我覺得莒哈絲本人並不如她的作品揭示的那般纖細脆弱,她有點固執,自負且犀利。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