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穿PRADA的惡魔》中,兩個時尚媒體女強人米蘭達和賈桂琳,一樣聰明、幹練、自負、擁有高度品味和才能,其風格和氣質正好是美式女人與法式女人的對峙。

 

這種對比很有趣,小仲馬楚楚可憐的《茶花女》借屍還魂變成好萊塢的《紅磨坊》,由澳州女人妮可基嫚來詮釋變得艷麗滑稽。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想擺脫單調生活卻過份天真的女人,香港導演林奕華轉嫁成台灣名媛,徹底改頭換面浮誇辛辣。而原版法國女人的真面目呢?

 

 

法國女作家最為人熟知的兩位就是西蒙波娃與瑪格麗特‧莒哈絲,這兩個女人都特立獨行,心靈與智慧站在一個睥睨高度,並且戴著自由女神的翅膀飛翔。波娃無疑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第二性》可以說是女人聖經,啟迪後來無數女性。

 

 

 

沙特對波娃的智慧有極高評價,第一次見面便留下「有男人的智力和女人的敏感」的印象。波娃與沙特無限續約的契約愛情最為世人津津樂道,曾有一度因外在環境的因素,沙特其實提出過是否要結婚,為波娃拒絕,兩人始終認為兩性之間的關係維繫不應受世俗的價值制度束縛。不過波娃雖是女權主義者,終其一生追求自由與思想心靈的躍升,但她也是用情極深、為愛所苦的女人。

 

 

莒哈絲的才情也無須贅言,她的小說因為揭露她自身經驗的的傳奇性,引人注意的總是其中的耽美,其實她具實驗性的文體也是她作品的藝術價值。去年女性影展中展出平常難得一見的莒哈絲自己編導的電影作品,以及莒哈絲的紀錄影片。我覺得莒哈絲本人並不如她的作品揭示的那般纖細脆弱,她有點固執,自負且犀利。

 

 

再怎麼說她的人生還是太令人有興趣,不提她一生的戀愛史,晚年這一段更是為人羨慕,被小她四十歲的情人揚‧安德黑亞苦追,楊在她身邊陪伴了十六年直到她八十二歲過世。

 

 

當代通俗的法國文學最近在台灣頗受歡迎,《小姐變成豬》裡,女人變成豬,雖然變成豬,卻開始張力無窮的發展,是本黑色魔幻小說,《未婚妻的漫長等待》描述一個女人以高度的堅毅和聰明尋找戰爭中疑似喪生的未婚夫。綜合上述,法國女人有個共通點:聰明。很少其他國家的女性最重要的特質是聰明。

 

 

當然,她們還美麗。有時候我覺得本世紀知名度最高的一本法國小說──聖修伯里的《小王子》──當中的那朵玫瑰,可能就是法國女人的寫照(聖修伯里是風流情聖,不過他的妻子是薩爾瓦多人),雖然不盡那樣驕縱任性,但確實美麗、驕傲、自我。

 

 

電影中的法國女人最經典的形象是知性優雅,無論是蘇菲瑪索、依莎貝艾珍妮、艾曼紐琵雅,資深女星卡洛波桂,知性氣質最濃厚的茱麗葉畢諾許,個性演技派的依莎貝拉雨蓓,到新生代最引人注意的奧黛莉朵杜,法國女星的氣質幾乎是任何其他國家女星難望其項背的。

 

 

 

為什麼呢?因為法國人是全世界最驕傲、最講究和最重視人文藝術、最重視教養的民族,法國自啟蒙運動誕生了最多探究自由的思想家,法國女人是如此蘊育出來的。法國電影裡的女人較少是愛恨表現得很強烈的,雖然法國老是讓人與浪漫一詞相連,但是大家心目中的那種「浪漫」表現,其實是屬於義大利人的,法國電影的愛情故事多半有較深層內斂的氣質,理性與感性並重。

 

 

最後,法國女人還有一項令人忌妒的特色,那就是你很少看到癡肥擁腫的法國女人,法國女人的體態幾乎都優雅苗條。是啊!為什麼呢?

 

 

Mireille Guiliano有本《法國女人不會胖》,裡頭詳細解說法式減肥食譜,法國人是世界知名的美食家,紅酒也好、甜點也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享受,法國女人絕不會苛待自己,用精算卡路里、吃白煮不放調味料一點油都不加的食物來減肥,那樣太沒格調,不是法國人本色。法國女人的祖傳秘方烹飪食譜,展現精緻的美食文化和高度講究,而且健康。

 

 

有人問我《穿Prada的惡魔》的安海瑟薇和《巴黎拜金女》的奧黛莉朵杜,誰比較時尚?拜託!時尚兩個字對巴黎女人而言,根本就是鼻子呼吸的空氣,嬰兒喝的奶水,她們的母親、祖母、曾祖母都是這樣,這還用說嗎?

 

 

就像已經不需要對魚談水,至於美國女人呢,那就好像對魚談自行車。(「女人需要男人,就像魚需要自行車。」這是六0年代帶頭發動全球性女權運動的女性主義者葛羅莉亞史坦能極著名被不斷延伸及引用的名言。在此表示讓魚騎一輛自行車?魚哪會知道什麼是自行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