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籌備中,稍安勿躁!

目前分類:電影人生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9/13週日pm01:45,VIESHOW CINEMAS

  MAMMA  MIA !的上映熱潮持續延燒,

  我家三姐妹巧好時間,

  來觀賞這音樂歌舞劇

  懷著既好奇又
期待的心情!? 

  Meryl Streep是我成長歲月裡,

   一路相伴的知名巨星.....!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字要改編成電影,最重要並非忠實與否的程度,而是是否找到最適切而對等的電影語言予以呈現。《潛水鐘與蝴蝶》(Diving Bell And Butterfly)極具傳奇性的真人真事、極受歡迎的原著銷售量,改編成電影的難度與壓力確實不低。導演朱利安施納貝爾(Julian Schnabel)在幾乎不得不「忠實改編」的大勢之下,利用攝影機的觀點變化與敘事結構,拍出極為接近主角心理狀態的一部電影,成功讓原著裡的靈魂,躍於電影膠捲之上。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同名原著〈潛水鐘與蝴蝶〉,描述主人翁尚多明尼克鮑比(Jean-Dominique Bauby)原為法國時尚雜誌〈Elle〉的總編輯,1995年年底,44歲的他突患腦幹中風,結果全身癱瘓,雖然意識清醒,但不能言語,只剩下左眼還有作用。在醫院治療師與出版社友人的協助記錄之下,他用左眼的眨動確認一個一個字母,寫下了〈潛水鐘與蝴蝶〉這本書,描寫自己生病後的心路歷程。可惜的是在書出版後沒幾天,他就撒手人寰,只留下無盡悵然。

主觀鏡頭的用法與轉換

  電影版的《潛水鐘與蝴蝶》,從一個模糊、不安、甚至有點失焦的鏡頭開啟,配合著主角的獨白,讓觀眾從誤以為攝影出狀況的初衷,開始漸漸明白這代表著主人翁鮑比的主觀鏡頭。這是導演朱利安施納貝爾的巧思,他讓鏡頭直接取代鮑比的「左眼」,既然只代表左眼,所以就會有剛醒來的朦朧、失焦,情緒上的不安、焦躁,當然還有不得不的頻頻眨眼。觀眾在電影的前半個小時,就不得不跟著主人翁宛如「感同身受」的方式,感受到他剛甦醒過來、重新面對這個世界、卻無法與外界溝通的那種喪氣情緒。影像的魔力在此獲得足證,原著文字讓他的感受藉由形容而令人想像神往,但電影卻找到的類似的、等同的鏡頭語言來讓觀眾貼近主角心靈。

        不過,如果朱利安施納貝爾從頭到尾都一直用這種晃動、不安的主觀鏡頭拍完《潛水鐘與蝴蝶》,那就實在沒什麼了不起,妙就妙在何時「停下」的那一刻!

        劇情進展過了將近半個小時,觀眾只能聽見鮑比的獨白,只剩左眼可動的他,與周遭所有人都是無法溝通的,直到語言治療師向他解釋可以用左眼的貶動來表達「yes or no/是或不是」,鮑比的生命才算是真正的「甦醒」,於是我們看見從此時此刻,導演朱利安施納貝爾終於開始呈現第一個「非主觀/客觀鏡頭」,意即讓觀眾/鏡頭開始不再只透過鮑比的「左眼」看世界。這個看似輕描淡寫的轉換用法,其實已完全透露《潛水鐘與蝴蝶》這本書、這部電影、這個人物的真正精神所在:即便只剩下一隻左眼,只要開始可以與這個世界溝通,他才算真的活著。

        於是接下來電影的三分之二,開始在客觀、主觀的鏡頭間錯置交換,鮑比的觀點鏡頭也和他書中的描述一樣,不再只有朦朧的、失焦的世界。很多時候,電影的交叉剪輯所能達到的意象,甚至比文字更接近他筆下「潛水鐘」與「蝴蝶」的比喻象徵,時而下沈到深深海底,時而天馬行空的飛翔,當然還有醫院內外的景物,無論是真實的風景或是幻想的畫面,全都變得充滿生命力。隨著這些鏡頭的剪輯、情節的進展,觀眾開始明白、理解這些動人的文字,是如何從他的左眼和腦中的圖像轉換而來。

 

  看著《潛水鐘與蝴蝶》的影像裡,很多時候,鏡頭本身透出來的那股氣味與靈魂,甚至還更凌駕於主人翁自白的聲音之上,直接表達出這個角色的內心狀態,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並未被文字給「綁死」的明證。就像下週一即將頒發的奧斯卡金像獎,之所以讓這部電影除了入圍最佳導演、改編劇本,還同時不忘入圍攝影、剪輯(共入圍4項)的道理所在。

適可而止的煽情功力

        除了以鏡頭語言與觀點的轉變來表達主角的內在精神,《潛水鐘與蝴蝶》還是懂得催化觀眾的淚腺,適時完成其點到為止的戲劇張力與煽情功力。當鮑比第一次以眨眼拼出的字義是「我想死」的時候,其實任誰都能同情他內心的苦痛,但此時鏡頭拍的不是男主角的表情,而是女治療師帶著憤怒、又不可遏抑的悲泣,她衝出了鏡頭(左眼觀點)之外,一陣靜謐;然後才又回來道歉。這場戲不僅讓人為之鼻酸,也輕輕鬆鬆地就表現了良心醫者的真情流露。

        男主角過去的性格、人生,藉著他自述的回顧跳接穿插,我們知道有一個幫他生了三個小孩的女人,而且還有其他紅粉知己的存在。即使他再努力克服自己的身體侷限,努力創作,但胸中那股「遺憾」,依然是揮之不去的。當觀眾看見他的大兒子替他擦去不自主流下的唾液,然後轉身哭泣;還有兩個女人在電影話邊同聲對話的殘忍之際;以及他的父親那段「白髮人哭,黑髮人無以回應」的哭泣戲碼,都很難不跟著紅了眼眶。

                                                                                男主角回憶過去與女友相處的片段。

        尤其是父子親情部份,朱利安施納貝爾特別請來八十高齡的瑞典男星麥斯馮西度(Max von Sydow,曾演過多部瑞典大師伯格曼Ingmar Bergman作品)跨刀客串,一場讓兒子幫他刮鬍子,以及另一場在電話邊黯然啜泣,兩場短短的戲份,配上他那佈滿皺紋的一張臉與精準的唸白力道節奏,更讓觀眾感到無盡惆悵與傷感。至於男主角Mathieu Amalric也不是省油的燈,這位曾以《國王與皇后》(Rois et reine)拿下凱撒獎影帝獎的男星,全片都只能以顫動左眼的方式作表演;另外飾演語言治療師的瑪麗喬絲克魯茲(Marie-Josee Croze),則曾以《老爸的單程車票》(The Barbarian Invasions)奪下坎城影后,全片可說都是臥虎藏龍的演技派。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11 Mon 2008 13:02
  • 贖罪

一個 13 歲女孩的醋意,能造成多大的影響?

Briony 暗戀家中的男僕役 Robbie,甚至以跳水證明 Robbie 會來救自己,而 Robbie 愛的是姊姊 Cecilia,對 Briony 只如兄妹般照顧。 Briony 「看見」Cecilia 當著 Robbie 的面脫衣;「看見」Robbie 要她轉交 Cecilia 的信件內容;「看見」Cecilia 與 Robbie 在書房做愛。 13 歲女孩的醋意油然而生。

Lola 被強暴,卻讓 Briony 的妒忌有了出口,身為唯一的目擊者, Briony 指證強暴犯是 Robbie。對警察與 Tallis 夫婦而言,「事實」出自 Briony 之口, Robbie 的學歷比不上那封淫穢的信。 Robbie 含冤坐牢,隨後二戰開打,他選擇投入法國戰場。 Cecilia 則與家人斷絕聯繫,成為護士。

敦克爾克大撤退這段一鏡到底的影像實在令人印象深刻,不只是導演 Joe Wright 的大膽手法,內容也一樣寫實。敗戰的英軍聚集 30 萬人在海灘一處遊樂園裡,等著撤退,可以清楚看到潰散的士氣;士兵們唱著歌,什麼也不管,一心只想回家;為了不把馬兒與卡車留給敵軍,英軍將馬匹擊斃,將車輛毀壞。整段影像都以灰褐色調呈現,遊樂園的摩天輪、旋轉木馬與潰不成軍的隊伍形成強烈的對比。

Briony 後來放棄劍橋也成為護士,看見許多士兵的殘肢敗體與死亡,讓她的歉疚愈來愈深。 Robbie 必須投身戰場受苦、近距離面對死亡, Cecilia 必須與愛人分隔、愛人隨時都可能死於戰場,全都因她而起。


Briony 想贖罪,開始寫故事,沒有修飾、沒有押韻,只有事實。她多麼渴望被原諒,卻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被原諒、不值得原諒。犯下無可挽回的滔天大錯,心裡背負著這樣的糾結, Briony 終於在寫了 20 部作品之後、將死之前,為這最初的寫作定稿。

電影以打字機的音效牽引著觀眾的呼吸,為影片掌握節奏,也不斷暗示這整部影片其實都是 Briony 的小說。 flash back 的拍攝手法,提醒我們「看見」不必然就能「相信」,一如海報上的文案 "You can only imagine the TRUTH."

我們看過許多電影,告訴我們「愛」要常說出口,而《
贖罪》告訴我們,「對不起」也要趁早說。

一個 13 歲女孩的醋意,讓三個人的生命都充滿遺憾。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李安的《色,戒》機關綿密,波濤洶湧,與張愛玲的原著形成強有力的拔河互動。

張愛玲的小說一向難拍,從《傾城之戀》、《紅玫瑰白玫瑰》、《怨女》到《半生緣》,她的文字魔障總是緊緊纏繞著台港導演,每個人在雕琢意像的同時,都臣服在張愛玲的文字障下,不得不用字幕卡夾雜幾句書中精彩文句,因為那是導演們難以超越的意像考驗。

李安的《色,戒》卻是唯一能夠破除張愛玲魔障的創作者,他不用字卡,不死守小說章法,而是鑽進了張愛玲的文字底層,挖出了意在言外的暗香,翻轉出滿室撲鼻的惆悵與幽恨。

長篇小說因為事件多,人物雜,改編成電影,通常就得刪砍挪移;短篇小說則是文意精煉,要擴大成為劇情長片,往往就得在不失原味的情況下加油添醋。

李安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曾說華文小說素重內斂曖昧,然而電影是另類媒體,意象不能太含蓄,先要讓觀眾能夠「看見」,既而明白。《色,戒》的功力就在看似意象明白,卻還又蘊含更多的餘韻,剪接的尺度拿捏尤其精準,剛巧站在「多一分則俗,少一分則澀」的臨界點上,所有該交代的情節無不一一提點,卻留下更多澎湃暗潮,衝撞著觀眾心田。

 

《色,戒》小說把時空脈絡精練地約束在一場牌局前後,思緒前後跳動;《色,戒》電影卻精準切割成四年前和暗殺前後兩個段落,並且界定成「彩排」與「正式搬演」兩個層次,把小說人物的回溯意識推衍出層次鮮明的歷史長河,改編手法極高明。

話劇社演戲是第一段落的重頭戲,原著中輕描淡寫的一句:「她倒是演過戲,現在也還是在台上賣命,不過沒人知道,出不了名。」卻成了改編加料的線索,王佳芝(湯唯飾演)因為參加了話劇社,才認識了鄺裕民(王力宏飾演)為首的一群血氣方剛青年,才動了暗殺易生先(梁朝偉飾演)的念頭,但是只靠青春血性,註定只能跌撞,難以成事。

在愛國主義的大旗下,李安用半嚴謹半諧謔的喜劇手法表現王佳芝初試雲雨情的懵懂與失落,少不更事的同學們殺先是見機行事,拔了菜刀就想上,後來甚且以眾擊寡,胡亂殺了人,跌撞讓他們開了竅,也各自在「成人」祭典上付出了代價,建構了那年夏天的一場暗殺「練習曲」。

經過兩年的逃避、沈澱與篩汰,成長的肉身和與覺醒的靈魂才有可能迎接第二波的真實版暗殺行動。王佳芝繼續著她的角色,所有的歷練都成為她正式登台的能量,從練習曲到正式搬演,電影的進程有合理的邏輯演進,也才有了血肉花火的激濺。

 

李安重視細節的控制工程也在《色,戒》人性洞察上展現信手拈來盡是文章的細膩深度:練習曲時期,幕後不但有國特監控,連易生先的親信副官亦查覺了,學生的熱情其實只是一場半吊子的暑假實習,一切只像場家家酒的遊戲;跨進正式時期,幕後還是有汪政權特務監控一切,那則是暗含了政治鬥爭與權貴禁忌的平行線,隨時可能翻盤的風雲詭譎,透露著逼人窒息的盤算力道。

 

 

至於女性的幽微心結更是入木三分。鄺裕民原本與王佳芝互有好感,王佳芝要色誘易先生時,就得識人事解風情,所以得先破瓜,教會她男女之事,鄺裕民是領導,不能假公濟私,只好推出唯一有嫖妓經驗的梁閏生(柯宇綸飾演),這場戲先是拍出了藉酒壯膽初試雲雨情時的尷尬,繼而又有王佳芝採取主動,得諳箇中情味的狠絕,最後再在鄺裕民壯膽偷吻,卻被王佳芝一把推開,四年前鄺裕民不願毛遂自荐的膽怯與愚蠢,早已傷了王佳芝,女人心早已走過千山萬水,唯有傻漢還在原地踏步,曾經滄海的女間諜,心中的感歎、惆悵與悲恨,已非昔日同志能夠理解了,李安真是讀透了原著中那句:「有一陣子她以為她可能會喜歡鄺裕民,結果後來恨他,恨他跟那些人一樣。」因為消化又吸收了,才又添加了那麼些層次分明的好戲。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引述自:  新華網
《色·戒》劇照
 

    李安拍成的同名電影日前在香港上映,香港媒體發表文章稱,電影《色·戒》沒有失去原著的色彩,新加的情節更令故事錦上添花,在光與影之間重遇張愛玲的文字,也感受到李安的細膩!全文如下:

    收錄在張愛玲小說集《惘然記》內的短篇─《色·戒》,經過逾半個世紀,終於從文字躍上大銀幕,由金像大導演李安拍成的同名電影於今日在香港上映,“張迷”心目中的易先生、王佳芝終於在她們眼前活過來。電影《色·戒》沒有失去原著的色彩,新加的情節更令故事錦上添花,在光與影之間重遇張愛玲的文字,也感受到李安的細膩!

    張愛玲用20多年才寫成、僅13000多字的短篇小說《色·戒》,自77年面世將近30年,終於由台灣導演李安改編成兩個半小時的電影版,這個在威尼斯影展中大放異彩的金獅獎得獎電影,以最忠於原著的方式,加入了李安對故事的演繹,結合成一部被廣泛書迷、學者、電影人評為近乎完美的改編作品。

  電影尋小說答案

    電影《色·戒》的誕生,全繫於導演李安的一個念頭。這篇可說是張愛玲最受爭議的作品,李安自言多年前已經拜讀過,當時並未有想拍的慾望,可是就像之前的《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一樣,小說的情節總是在他的腦海中浮現,揮之不去,結果李安知道他必須拍這部電影來尋找忘不掉的原因。不少人都認為《色·戒》是張愛玲在寫自己,李安也認為這部作品與她的感情生活最接近,除了是他最喜愛的一篇小說外,他更覺得張愛玲是以一種離經叛道的角度來寫成這個故事,震懾得令他曾一度想放棄改編的念頭,卻又被這個故事困惑,結果李安終排除萬難,借拍電影的方式來為自己找答案,冥冥中他覺得是張愛玲在呼喚他。

    漢奸也有動容時

    張愛玲的《色·戒》只有短短26頁,李安把它拍成近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加添了數段小說內沒有的情節,與其說是他創作的新情節,倒不如說他在為小說中未有交代的補白。電影有一幕是王佳芝(湯唯飾)跟易太太(陳飾)等人打麻將,冒著被各人洞悉的危機而寫下自己的電話號碼,讓坐在身旁的易先生(梁朝偉飾)看到。幾天后易先生親自打來電話約她一起去裁縫店做西裝,兩人更一起晚飯互相試探,最後易先生送王佳芝歸家,還差點被埋伏好的抗日學生幹掉。沒有邊際的把酒言歡,實際交代了王佳芝如何鋪排成為易先生的情婦,也帶出了易先生基於特務身份而養成的小心翼翼,兩人的互相試探是發生感情的伏線。不過在小說中,王佳芝留下電話號碼以為有所收成之際,卻換來失望,易家一聲不響的搬回上海,易先生與王佳芝在香港根本只有數面之緣。

    另一場叫人印象深刻、原著小說沒有的新情節則是幾近尾聲時,易先生把王佳芝叫到虹口區的日本壽司店,言語間透露出作為特務的惶惶不可終日,王佳芝還唱了一曲《天涯歌女》,令易先生最後也禁不住流淚,讓觀眾跟王佳芝都清楚領略到易先生雖然是漢奸,卻還是有血有肉的一個人。

    殺情婦撫床自憐

    不得不提的當然是戲中特別加插的三場大膽情慾戲份。李安的《色·戒》強調了“色”這一環,三場情慾戲的層次也有所不同,由性虐起始至互作主動,一次比一次多了交流,易先生越來越鬆懈,王佳芝卻越見迷失于對他的感覺,最後一次溫存明明有機會殺掉易先生,卻終未能下手。

    除了情節上的改動,小說佔大部份的篇幅都是描述人物的內心想法,不過電影卻大膽地放棄這些內容,反而只靠演員的表情跟肢體動作去交代,這個改動為李安創造了更大空間,為片中人物的性格加工,最大的轉變必定是易先生這個角色。

    在李安的細心安排下,易生先再不是小說的冷酷無情,反而處處顯露人性,多了一份情。平常一向板起面孔的易先生,面對王佳芝時總可以釋放幾經壓抑的情感,兩人共處時他會放下繃緊的心,露出少見的笑容,又會告訴她“我相信你,我已經很久沒有相信別人”這種心底話。結局的變動也令人對易先生多了同情,不再是小說形容為處變不驚、“無毒不丈夫”的特務易先生,而是早已動了真情,從扭曲的世界中回復人性的一個弱者。在電影中易先生下令槍斃王佳芝等人後,他雖然跟小說一樣裝作若無其事的回家,不過電影卻更進一步交代易先生為自己不得不把王佳芝殺掉而感到哀傷,走進她的房間,坐在床緣上撫摸床單,久久未能言語,直至易太太問到發生什麼事時,他還維護王佳芝,為她編了一個消失于上海的藉口,淚盈于睫只因壓抑的情感再無負托的對象。

  沉迷色海終犯戒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童話
Dreamland
Author: minwang
 
搗碎了自己的塑像, 從她蓄意要把失落的自己找回來, 於是她開始尋尋覓覓, 開始流浪, 從一國到另一國, 從一洲到另一洲, 從一片海到另一片海, 從一重山到另一重山.  有一天, 她因疲倦而在一個崗上昏厥了, 醒來的時候, 發現自己在一個深邃的石室裡, 被安置在一張飾以玫瑰的眠床上.
 
B:妳清醒了? 一個好輕柔的聲音向她說. 如猝然聽見來自另一個星球的小王子的聲音般驚訝, 她問那小小的守護者:
A:你是誰?
B:五也是一個流浪漢, 失落了家, 妳有家嗎?
A:沒有, 我只有過住所, 我們可以結伴流浪, 一個人是很寂寞的.
B:兩個人更寂寞, 假如他們不能相互瞭解.  有甚麼比兩份寂寞加在一起更寂寞呢?
A:那正是我的想法, 你一定是個能瞭解我的人.
 
然後, 她又帶著憂傷的神情說:
A:你來得太遲了, 我已經預感到這是一種美麗的錯誤.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請勿轉引


許多時候,生命是由一場意外所建構。

當法蘭西斯(黛安。蓮恩 飾)這位失婚女子來到義大利的鄉間,原本是一場散心之旅,竟然在莫名的動機下,讓她在托斯卡尼買下一間農莊,開啟一段意外的人生。

圖片請勿轉引



下了旅遊巴士,如同離開一個命定的人生軌道,不可知的未來,將要開啟。


圖片請勿轉引當她第一眼看見這個莊園,其實不能說毫無畏懼,畏懼著不可知,畏懼著已是破碎的人生再入顛危,但是面對現實的無路可走,拐個彎也許另有坦途,買下一個莊園是一場豪賭,賭的是能否為心找到一個安置的天堂。

三百年的老莊園當然不會是現代建築,傾毀的屋舎田園必須重建,在一磚一瓦的重砌之中,重新建設的不只是莊園,更是一顆在失婚後殘破的心。


朋友成為心靈重建過程中的重要鋼骨建材,法蘭西斯幸運地遇上幾位好友。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irector Audrey Wells
cast Diane Lane, Sandra Oh, Lindsay Duncan, Raoul Bova, Vincent Riotta, Mario Monicelli, Roberto Nobile, Anita Zagaria, Evelina Gori

兩天之內我就看了三遍《Under the Tuscan Sun》這部電影,難得有一部電影能讓我如此喜歡的,每一次看會注意到不同的地方、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原來這是由書改編的電影,我沒看過那本書,聽說這電 影還改編挺多地方的,所以有人不喜歡,但同樣也有人喜歡電影所呈現的新意境。

故 事的場景在義大利Tuscany省,主要是在Cortona這小城,女主角Frances在離婚後到了那裡旅行,在意外與衝動之下買了間三百年的 villa“Bramasole”,就此展開她在義大利的新生活。然而新生活未必都是美好的,首先Frances要先修補那棟破舊的老房子,她幸運的遇到 善良的房屋仲介Martini先生、還有四個個性迥異的波蘭工人來幫她;再來就是她自己心裡的問題,她在離婚後覺得六神無主,而這棟異鄉的大房子又讓她常 感到空虛、懷疑自己是否做了錯的決定。Katherine是另一個幫助她的人,Katherine是個充滿自信且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人,她常用她愛人 Fefe的話來激勵Frances。一次找蛇的場景裡,Frances在Martini面前情緒失控眼淚潰堤,Martini告訴了她個阿爾卑斯山鐵軌的 故事,話說他們在火車出現前就建造了鐵軌,只因為他們相信火車終有一天會來到,於是Frances就在朋友們的話語鼓勵下,一邊展開她的新生活、也一邊思 索著她生活的目標目的。

逐漸地Frances熟悉了義大利,暸解了到義大利男人的調情只是玩樂、橄欖不能生吃等等,也遇到了位俊美的義大利 男子,最後卻是失望收場,這場美麗的邂逅讓Frances從原本的消極重新找回自我的魅力與自信,卻也讓Frances徹底感到絕望。然而,身邊一對年輕 且相愛的男女,讓她篤定自己相信真愛確實存在的信念,在Martini的提醒下她也才猛然發覺,原來她當初的願望在不知不覺早已實現,離婚、莫名奇妙在異 鄉買了房子、碰上一場令人心碎的邂逅又如何?她已體會幸福的真意、找到生活的目的,原來沒有愛情滋潤的女人依舊美麗。

不曉得該從何說起,我就是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從故事、場景、音樂、演員、台詞都很喜歡,這部電影裡只呈現出美好的東西,首先是義大利Cortona 的自然風光,不只美得像一幅畫,那肯定比畫還來得美!簡直是我夢想中的小鄉鎮!(幻想的泡泡裡 o O)還有義大利男人啊!喔~我覺得上了年紀的Martini先生也是一整個帥,尤其是那害羞靦腆的笑容!(很多泡泡 o O)當然還有Frances的邂逅對象Marcello(本人是Raoul Bova),當我看到他說出那八股卻還是能讓人融化的“我想徜游於妳美麗的雙眸”時,被他認真且感性的眼神征服了,尤其是在床上的那個早晨,他的笑容好迷 人啊!好帥啊好帥啊好帥啊好帥啊………………(不斷的泡泡 o O)

(請原諒我幻想的泡泡……好了,結束了)

Marcello在電影裡像是個花心情聖,但他“安慰”Frances的幾段話卻讓我印象深刻:“… we were never able to come together again, even though we tried…… and this sort of thing must come naturally…… there were many, many other things, important things you had to do…… don't worry, there's nothing to regret…… there's someone for you……”或 許這就是義大利人的豁達、也是Frances之前心情不好的癥結所在,她走不出離婚的陰影,遇到Marcello移情別戀的殘酷事實試著過強求,也許 Marcello的這番話對Frances來說只是男人膚淺的藉口,但在我眼裡看來並不是,我真的(強調!)沒有被Marcello深邃的眼神所迷惑,他 的這番話像是新的思維狠狠撞擊在我心上,順其自然真有那麼簡單嗎?所以我決定朝向這目標前進。

Frances曾問過:“what is love that makes us so stupid?”在 看到她從Marcello那傷心的回來,與看到Katherine在愛人離開後在噴水池跳起舞,她們那失落的模樣,讓我不禁有個疑惑:難道女人真的非要有 愛情不可?在有點不滿中我還是看到了勇敢的Katherine,在宣洩難過的情緒後及時的恢復,沒有所謂後悔的必要、更不需緬懷於過往,這是我欣賞的豁 達!所以整部電影我所不喜歡的只有結局──Frances遇到了另一位男人,又扯到愛情身上有那麼點掉入俗套,我倒希望結局是只有Frances一人,卻 不孤單的,因為有她的朋友陪伴,Frances能找到愛情之外的幸福真意、找回自己一片天空,不是因為有了愛情才體會到美好。

在那屋子裡有 個水龍頭,有點突兀的在一片大牆裡,片尾Frances看著水龍頭的水嘩啦啦的流下,她赤腳站在水中開懷的笑,我也不禁的笑了。記得她剛進這屋子時,曾不 小心撞到那個水龍頭、發現那連一滴水都沒有,之後發現它會慢慢的滴下幾滴、到最後的狂洩而下,或許這代表的也是Frances自己心境的變化,從一開始的 不願承認自己、她那枯涸的心,逐漸的在關懷與情殤經驗裡成長,到最後發現她並非真的心如止水,找到新生活後,幸福快樂才是源源不絕。

“They say they built the train tracks over the Alps before there was a train that could make the trip, they built it anyway, they knew one day tha train would come. Any arbitrary turning along the way, and I would be elsewhere, I would be different. What are four walls, anyway? They are what they contain, the house protects dreamer. Unthinkably good things can happen, even late in the game, it's such a surprise.”Frances在結尾如此說道。這真是部樂觀的電影,看完後會覺得自己的嘴角上揚、彷彿真的沐浴在Tuscany的溫暖日光下,Marcello帥哥,我會帶著你的“順其自然”好好努力。

Diane Lane很美呢!在片中看到她時而成熟的知性美、與舉手投足間不禁透露出的孩子氣,就覺得她好可愛!這幕的景取得真美,其實這是有點悲傷的一幕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循著殺人兇手的足跡,來一趟香水之旅

循著殺人兇手的足跡,來趟香水之旅!

德國知名作家徐四金1985年出版的小說《香水》(德文書名為Das Parfum-Die Geschichte eins Mo:rders,《香水--一個殺人兇手的故事》),累積銷量高達1500萬冊,是史上最暢銷的德文小說。這部小說雄踞德國《明鏡》週刊的暢銷排行榜長達九年,也登上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與義大利的各大排行榜。

小說的主人公葛奴乙生活在我們今天無從想像的巴黎──18世紀的巴黎。他的生活環境其臭無比,環境之糟,會讓人不想太深入了解當時的生活條件;然而徐四金筆下所描述的場景,絕大部分都是如此。如今距離葛奴乙的時代已有250年,許多小說中的街道、城鎮與景點都已改變,不復往昔。儘管如此,只要懂點門道,還是可尋得一些過去的遺跡。

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重新發現巴黎吧。就拿現在的中央市場購物中心(Forum des Halles)來說,有誰知道巴黎當初最大的墓園就在旁邊?大多數旅客都沒聽說過的地下墓穴,可以提供一個鮮活的歷史樣貌。許多已經大爆滿的地上墓園,已被「處分」到地下墓園來,而且又花了很大的心力,讓這裡看起來更像墓園。

▲電影《香水》劇照及拍片現場
(c) 2005 Constantin Film GmbH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主角葛奴乙在他的一生中還去了些氣味比較宜人的地方,比如普羅旺斯及蔚藍海岸就曾是他的落腳處,尤其是到了「香水之都」格拉斯,就知道這本暢銷小說到底有多熱門;如果想來一趟香水之旅,只要到當地觀光局報名參加導覽即可。

這部世界知名的小說被翻譯成46種語言,當然也讓電影界大感興趣。德國電影製片辛艾爾(Bernd Eichinger)在小說出版後等了近20年,才終於獲得作家授權改編拍成電影。他與工作團隊四處勘景,希望找到可以拍攝歷史場景的地方。在巴黎幾乎不太可能,因為有太多地方都與過去不一樣了。但是到了西班牙,特別是在巴塞隆納與鄰近地區,還可以發現許多街道與城鎮依然完整保留中古世紀與其後數百年間的樣貌,提供劇組許多重要場景的拍攝地點,並附贈一大堆好奇的圍觀者。

對於《香水》的讀者及書迷而言,跟著徐四金去旅行的最大意義,在於重新發現法國及西班牙最美麗的地方,如:巴黎、普羅旺斯、蔚藍海岸、加泰隆尼亞,以及世界之都巴塞隆納,在在都是這趟文學之旅的好去處,而且可以輕鬆自在地旅遊,畢竟葛奴乙現在已經不殺人了……

前言:循著殺人兇手的足跡,來一趟香水之旅「世界香水之都」格拉斯的嗅覺之旅

 

「世界香水之都」格拉斯的嗅覺之旅

「世界香水之都」格拉斯的嗅覺之旅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走過失婚的痛苦,妮可基嫚與鄉村歌手齊斯艾本正沈浸在另一段新婚的甜蜜,但眼前顯然還有一段路要走,基嫚選擇與好萊塢紙醉金迷的生活保持距離,回到納許維爾的鄉間,建造自己 的家,找尋平淡生活的幸福。

Nashvilles納許維爾從不下雨,除了傾盆大雨之外。今天,徹夜大雨後的毛毛雨絲,打亂了妮可基嫚的計畫,她原本約了人在這個新家園的某處見面。不過打亂不意味著取消,瞭解她個性的人都知道,基嫚從來不會因為一點暴雨就拒絕出門。 基嫚喜歡走路,他父親過去曾經是馬拉松選手,習慣帶著基嫚與妹妹在雪梨的山間「走走看看」。納許維爾喚醒了基嫚的記憶,這也是她在這邊住得很自在的原因之一。我們離開停車場,來到轉角的一條山徑,順著走即可遠眺一片美麗的森林與湖泊。基嫚像個地主般驕傲地介紹這片景致,還告訴我某棵樹上有倉鶚棲息,煙霧繚繞的湖裡有天鵝滑行,還有勤奮的海狸在築水壩。「非常寧靜,」她滿足地說:「我大多時間都在這裡,有時早上會稍微靜心修行。」

演員講究的就是化身,但對「納許維爾的妮可」這個新身分最感驚異的人莫過於基嫚自己。「昨天我坐在外頭的陽台看書,忽然發現,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在這裡。」距離她與同鄉鄉村歌手齊斯艾本(Keith Urban)的雪梨婚禮才兩個月,妮可在這裡,剛過40歲,終於擺脫與湯姆克魯斯離異的震驚,那個讓她在生命中硬生生轉彎的痛苦,而找到平靜。令人難過的是,幾週後,妮可這個鄉村歌手妻子的身分又蒙上了陰影,因為艾本在全國巡迴演出的前夕又開始酗酒,住進了勒戒所。但在今天,基嫚的臉上是閃耀著幸福的。

「這裡現在是我的家了,」她像品嚐著每個字的味道般說著:「我四處奔波了好長一段時間,一直希望能定下來,我已經好久沒有定下來的感覺,也許從孩提時代開始。在這裡,我可以感覺到肌膚在呼吸。」 她現在正忙著從避雨小屋裡找出幾把搖晃晃的椅子,自己選了較不舒服的坐下來,卸除心防,道出過去20年賜給她的難得智慧。 「當妳20幾歲時,其實很難經營一段感情。」她回憶道:「很多人都會勸妳『不要在22歲就結婚』,但妳聽到後只是想,這些人根本不懂自己在說什麼。如今我回頭看,會覺得『喔,他們說的話有點道理』。妳當時不知道自己還未成形,還在尋找自己的信念與可能性。對我而言,我當時比較在意的是對方……。我學到的重要一課就是,不要放棄自己,而且在妳不想做或感到害怕時,有勇氣說出來。但人生就是充滿變數,有時候妳要抓住一切有時妳要懂得放手。」

她對自己發表的後見之明感到好笑,但也強調——幾乎是用力地強調——她對之前那段婚姻「從不後悔。老實說,我可能一輩子都會待在那段婚姻裡,我對當時的自己並不覺得後悔,一點也不。它佔據了我生命裡的11年,不是50年,它只有11年。」當一切結束時,她說:「我必須小心地往前走,仔細找回自己的信心,因為我弄丟了,我忽然沒有東西可以攀附。我雖然情感充沛,它們卻不能給我任何力量。」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斷背山,只是你沒有上去過。往往當你終於嘗到愛情滋味時,已經錯過了,這是最讓我悵然的。 ——李安導演

 

◆ 《斷背山》挑釁了牛仔神話.使美國人刮目相看

為什麼《斷背山》在美國未上映,先轟動?因為李安的名氣嗎?還是因為電影得獎的效應?可是,美國人一般不大關心導演的動態,也不在乎國外影展的成績。許多在台灣鼎鼎大名的藝術片導演,以及坎城影展得獎的名片,在美國只得到冷漠反應。美國人對《斷背山》刮目相看的主因,恐怕是因為它觸及甚至挑釁了牛仔神話。

牛仔神話是《斷背山》的核心。這完全不是我的創見;只要留心一下美國人對於《斷背山》的各種討論,就會發現大家都在談牛仔,卻很少提及李安和威尼斯。雖然美國人民未必體驗過牛仔生活,可是牛仔形象一直被認為是美國典範。西部片是美國人驕傲的特產。政治漫畫裡的牛仔早就成為美國的代言人。老牌香煙廣告標榜牛仔(注意,這些牛仔並不年輕也不俊美,和當前走紅的奶油小生不同)。《斷背山》卻述說了牛仔和牛仔之間的愛情,等於向美國的核心價值開刀———難怪有人叫罵,有人叫好。

《斷背山》的原著者是安妮.普漉(Annie Proulx)女士(她本人曾解釋,她名字中的「lx」並不發音,所以該念作「普漉」);她在一九九三、九四年以《真情快遞》(Shipping News ,中文版除了這個書名,又叫《海角家園》)獲得多種文學獎而成為文壇「新」秀,不過當時普漉已經年近六十。在一九九○年代末,原本一直住在新英格蘭的普漉受邀參觀美國西部的懷俄明州,才以懷俄明為主題寫出一系列短篇小說,結集為《懷俄明短篇小說集》(Close Range: Wyoming Stories,一九九九),〈斷背山〉是其中一篇。普漉後來又推出懷俄明小說第二集,並且將反應最熱烈的〈斷背山〉(在一九九八年獲得著名的歐亨利短篇小說獎)出版成書。

 

斷背山

恩尼司‧岱瑪五點未到即清醒,強風颳動貨櫃屋,從鋁門窗四周嘶嘶竄入。懸掛鐵釘上的幾件襯衫在縫隙風中微微顫抖。他起身,搔搔肚皮與私處的楔形灰毛帶,拖著腳步走向煤氣爐,將隔夜咖啡倒進琺琅層斑駁的平底鍋﹔火苗將平底鍋包裹成藍色。他扭開水龍頭,朝洗手台小便,穿上襯衫、牛仔褲、磨損的皮靴,腳跟踏地使腳丫與皮靴契合。勁風吹過貨櫃屋彎曲的正面,發出低吼聲,狂風疾掃而過,他聽得見細小砂石搔刮貨櫃屋的聲響。這種天候,不適合拖著運馬拖車上公路。這天上午他必須打包搬走。農場再度待價而沽,他們已運走最後一批馬,昨天也已發薪打發所有人,主人說,「全送給沒良心的房地產仲介,我要走人啦,」說著讓鑰匙落在恩尼司手中。他大可暫住已出嫁的女兒家,等找到工作再搬,然而他內心洋溢著快感,因為傑克.崔斯特昨晚現身他夢中。

隔夜咖啡開始沸騰,但他趁咖啡溢出平底鍋前抬出煤氣爐,倒進沾有污漬的杯子,吹著黑色液體表面,讓夢境的油畫板向前滑動。如果他不強加注意力,夢境可能竄燒整日,重溫兩人在寒冷的山上那段往事。當時他們擁有全世界,毫無不對勁之處。風襲貨櫃屋的聲勢宛若砂石車傾倒大批泥土,風勢減緩,平息,留下一片暫時的靜謐。

他們生長在貧苦的小農場上,在懷俄明州的對角線兩端──傑克‧崔斯特住在蒙大拿州邊界的閃電平原鎮,恩尼司‧岱瑪老家則在猶他州邊界附近的聖吉,兩人皆為高中中輟生,是毫無前途的鄉下男孩,長大面對的是苦工與窮困。兩人的言談舉止皆不甚文雅,對艱苦生活安之若素。恩尼司由兄姊帶大,因為小時父母開車途經死馬路上唯一彎道,不慎翻車,雙雙身亡,留下現金二十四元以及雙抵押的農場。十四歲那年他申請設限駕駛執照,得以從農場開車一小時到高中上課。這輛老舊小卡車沒有暖氣,擋風玻璃刷只有一支,輪胎狀況低劣。傳動裝置失靈,他無錢可修。他原本希望當「梭福摩」(二年級學生),覺得這稱呼帶有某種高貴氣質,無奈小卡車尚未撐到第二年即告停擺,使他不得不投入農場工作。

一九六三年他認識傑克.崔斯特,當時恩尼司已與艾爾瑪.比爾斯訂婚。傑克與恩尼司皆自稱正在存錢買一小塊地﹔以恩尼司而言,他的存款總數是裝了兩張五元紙鈔的菸草罐。那年春天,兩人為生活所逼,從事任何工作都無所謂,因此分別至農牧就業中心報名,中心將兩人分類為牧人與營地看管人,安排他們至訊諾以北同一處牧羊農場。夏天的牧草地位於斷背山高海拔無林帶,隸屬森林處。這是傑克‧崔斯特上斷背山的第二個夏天,而恩尼司則是首度上山。兩人皆未滿二十。

兩人在空氣污濁的小貨櫃屋辦公室裡見面,在散放文件的桌子前握手。桌上文件字跡潦草,膠木菸灰缸裡的菸蒂滿溢。軟百葉窗歪斜,三角形的白光因此得以進入,工頭的手影伸進白光中。喬‧阿吉瑞鬈髮如浪,呈菸灰色,中分,對他們表達個人見解。

「森林處在配地上有指定紮營地。營地可以設在距離放羊吃草兩哩的地方。被野獸拖走的情形很嚴重,晚上沒人就近看守。我要營地看管人待在森林處指定的主營地,不過牧羊人,」──他以手刀指向傑克──「偷偷在羊群裡打個三角小帳篷,離開視線範圍,睡在裡面。早晚餐在營地吃,不過一定跟羊群睡在一起,百分之百,不准生火,千萬不能留下證據。三角小帳篷每早收好,以免森林處過來東張西望。帶幾條狗去,帶你的.30-.30,睡在那裡。去年夏天被拖走的幾乎有百分之二十五。不希望再發生。你,」他對恩尼司說,看著對方一頭亂髮、疤痕累累的大手、破爛的牛仔褲、缺鈕釦的襯衫,「每禮拜五中午十二點,帶著你下禮拜的單子和驢子到橋頭,有人會開小卡車載用品過去。」他並沒有問恩尼司是否有錶,只是從高架盒子裡取出圓形的廉價錶,綁著一條結辮繩,上緊發條調整時間後扔給恩尼司,彷彿不屑伸手遞過去。「明天早上,我們會開卡車帶你們到出發點。」兩張只有兩點的撲克牌,打不出什麼名堂。

他們找到一間酒吧,灌了整個下午的啤酒。傑克告訴恩尼司,去年山上閃電風雨交加,死了四十二頭羊,惡臭瀰漫,屍體鼓脹,需要帶很多威士忌上山。他說他射死一隻老鷹,還轉頭讓恩尼司看他帽帶上的尾翼羽毛。一眼望去,滿頭鬈髮與爽朗愛笑的傑克似乎讓人看了順眼,但以他矮小的身材而言,臀部卻有點分量,微笑時顯露出暴牙,沒有嚴重到張嘴可以搆到瓶頸裡的爆米花,卻足以令人側目。他嚮往牛仔競技生涯,皮帶繫了較小型的牛仔扣環,但他的皮靴磨損見底,破洞已到無可修補的程度。他一心只想外出打拚,只要不留在閃電平原,任何地方都沒問題。

具備鷹鉤鼻與窄臉的恩尼司,儀容不甚整潔,肩膀前凸導致胸部稍微內凹如穴,瘦小的上身搭建在卡尺形的長腿上,身體肌肉發達,行動敏捷,天生適合騎馬與打鬥。他的反射作用快到不尋常的地步,遠視情況嚴重以致不喜歡閱讀哈姆雷馬鞍型錄以外的讀物。

運羊卡車連著運馬拖車行駛至小路開端,一名弓形腿的西班牙巴斯克人示範恩尼司如何在驢子身上裝貨。驢身兩側繫上以圓圈扣住的雙菱形繩套,以活結綁緊,背上再加一大包。巴斯克人告訴他,「千萬別訂購湯,裝在盒子裡真的很難載。」澳洲牧羊犬之一產下的三頭幼犬裝進竹簍,最小的一頭塞進傑克外套裡,因為傑克喜愛小狗。恩尼司選了一條名喚雪茄蒂的栗色大馬,傑克則選擇棗紅色母馬。後來才知道這匹母馬易受驚嚇。備用馬匹以繩子連成一串,其中有一匹鼠色的蒼灰馬,外形頗受恩尼司欣賞。恩尼司與傑克,幾條狗、幾匹馬、幾頭驢,加上一千頭母綿羊與小羊,在小路上如髒水流過木頭,一路向上走到高海拔無林區,迎接他們的是大片開花的鮮草地以及片刻不歇止的迅風。

他們在森林處設置的平台上搭起大帳篷,也固定了廚房與餐盒。第一夜兩人同睡營地,傑克已開始抱怨喬‧阿吉瑞「跟羊睡不准生火」的命令,只不過翌晨他不多話,乖乖為棗紅母馬置鞍。清晨在琉璃橙色中破曉,底下有一條膠狀淡綠襯托。煤灰色的巨大山影緩緩轉淡,最後轉為與恩尼司煮早餐營火冒出的煙同色。寒風變得和煦,聚集成堆的圓石與散亂的土塊乍然拋出鉛筆長度的陰影,底下大群樑木松形成灰暗的孔雀石板。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天接近傍晚時,傑克慢條斯理走過來,喝下兩瓶放在帳篷陰影處濕袋裡冷藏的啤酒,吃了兩碗燉肉,吃了恩尼司四顆硬如石頭的軟圓餅、一罐桃子,捲了一根菸,欣賞日落。

「上下班,我一天要花四個鐘頭哩,」他悶悶不樂地說。「過來吃早餐,回去趕羊,晚上把牠們安頓好,回來吃晚餐,回去看羊,晚上有一半時間睡得不安不穩,經常跳起來注意有沒有郊狼。我有權利在這裡過夜。阿吉瑞沒權利逼我。」

「要不要交換﹖」恩尼司說。「放羊我可不在意。我也不在意到那邊睡。」

「重點不是這個。重點是,我們倆都應該待在這個帳篷裡。那個可惡的三角小帳篷有貓尿騷味,甚至比貓尿更難聞。」

「想跟我換的話沒關係。」

「先警告你喲,半夜可要起床十幾次檢查有沒有郊狼。我很樂意跟你換班,可是我煮的東西很難吃。開罐頭倒開得不錯。」

「你的手藝不會比我更爛吧。說真的,我沒關係的。」

兩人以黃色煤油燈消磨了一小時的夜色。十時左右恩尼司騎上擅長走夜路的雪茄蒂,穿越水亮點點的霜氣走回牧羊地,帶著吃剩的軟圓餅、一罐果醬與一罐咖啡粉,供隔天充飢,省了一趟路,可以待到晚餐再回來。

「天剛亮就射中一頭郊狼,」隔夜他告訴傑克,一面以熱水潑臉,以肥皂揉出泡沫,希望剃刀仍利。傑克在一旁削馬鈴薯。「好大一條雜種。鳥蛋跟蘋果一樣大。我敢說一定吃掉了幾頭小羊。看樣子連駱駝都吃得下去。熱水你要不要﹖多得是。」

「全給你好了。」

「這樣的話,我搆得著的地方全要洗了,」他邊說邊脫下皮靴與牛仔褲(沒穿襯褲,沒穿襪子,傑克注意到),綠色洗澡毛巾啪啪打在身上,濺得營火滋滋作響。

兩人圍著火堆吃晚餐,氣氛愉快,一人一罐豆子,同享炸馬鈴薯與一夸脫威士忌,背靠圓木坐著,靴底與牛仔褲銅鉚釘發燙,你遞我接喝著威士忌,而薰衣草天空的色彩褪盡,冷風下沉,兩人繼續喝酒抽菸﹔不時起身小便,火光使弧形流水反射出光點﹔繼續添柴延續話題﹔聊聊馬匹與牛仔競技,馴牛比賽,摔出的外傷內傷﹔兩個月前長尾鯊潛水艇失聯,最後幾分鐘一定如何如何﹔彼此養過、熟識的狗﹔冷風﹔傑克老家父母苦撐的農場﹔恩尼司爸媽幾年前過世後結束農場經營﹔哥哥住在訊諾,姊姊已婚,住在凱斯白。傑克說,他父親幾年前曾是風雲一時的騎牛士,卻守口如瓶,從未給過傑克隻字建議,傑克上場騎牛時,從未前去捧場,不過小時候父親曾讓他騎綿羊。恩尼司說,他有興趣的騎術是多於八秒鐘的騎乘,說得有點道理。傑克說,錢也很重要,而恩尼司不得不贊同。兩人尊重彼此看法,很高興在無人現身之境有人相伴。恩尼司逆風騎馬回羊群途中,四面一片變化莫測、醉意朦朧的月光,心想自己從未如此開心過,感覺可以伸手刨出月球白色的部分。

這年夏天期間,他們不斷拔營,將羊群趕到別處牧草地﹔羊群與新營地的距離越來越遠,晚上騎馬回營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恩尼司安步當車,雙眼睜開睡覺,但離開羊群的時數也不斷延長。傑克以口琴吹出哀嚎粗濁的音樂。口琴從易受驚嚇的棗紅母馬身上掉落,稍微跌歪。恩尼司的歌喉沙啞動人﹔有幾個晚上,兩人找了幾首歌一搭一唱嬉鬧著。恩尼司會唱〈草莓沙色馬〉粗野的歌詞。傑克扯著喉嚨拚命想唱卡爾‧朴金斯的一首歌,「我說的是∣是∣是,」不過他比較喜歡悲傷的聖歌,〈步行水面的基督〉,是篤信聖靈降臨的母親教他唱的。他以送葬曲般的緩板演唱,引發遠方郊狼尖吠。

「回去看那堆臭羊太晚了,」恩尼司醉醺醺說。他四腳著地,冷風颼颼,月亮指出時間已過凌晨二時。牧地石頭閃現白綠,冷酷無情的風吹在草地上,颳得營火直不起腰,接著又攏一攏火,捧成黃絲綬帶。「這裡多一條毛毯,我幫你鋪在這裡,你打個盹,天一亮你再騎馬過去。」

「火勢一小,會凍得你哎哎叫。最好進帳篷睡。」

「我大概不會有什麼感覺。」然而他踉蹌走在帆布下,脫下皮靴,在鋪地布上打呼一陣子,之後牙齒互撞聲吵醒了傑克。

「拜託老天爺,別再磨牙了,給我滾進來。床墊夠大,」傑克以睡意惺忪的煩躁嗓音說。床墊夠大夠暖,不一會兒兩人的親密程度顯著加強。無論是修補圍籬或花錢,恩尼司的行事風格總是全速前進,當傑克抓住他左手過來碰勃起的陰莖時,他連碰也不想碰,霍然推開對方的手,彷彿碰到熱火一般,接著跪坐地上,鬆開皮帶,拽下長褲,拖傑克過來,讓他四肢著地,然後借助天然潤滑液與些許唾液進入他體內,從未做過卻不需檢索使用手冊。兩人默默進行,唯一聲響只有幾下驟然吸氣聲以及傑克憋氣說「要走火了,」隨後靜止,倒地,熟睡。

恩尼司在紅色晨曦裡清醒,長褲仍落在膝蓋處,頭疼欲裂,而傑克的臀部緊挨著他﹔兩人絕口不提,卻知道這年夏天接下來的時光將如何度過。去他奶奶的綿羊。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年夏天還來嗎﹖」傑克在街上問恩尼司,一腳已踏上自己的綠色小卡車。陣陣迅風吹得寒冷無比。

「大概不來了。」塵土如雲揚起,空氣充滿細沙而朦朧,他瞇著眼睛。「我跟你說過,艾爾瑪和我今年十二月結婚。想搞個農場。你呢﹖」他移開原本看著傑克下頷的視線。最後一天恩尼司對他用力揮拳,打得他瘀青。

「要是沒有更好的機會出現,考慮回老爹的地方,冬天幫他忙,春天大概會去德州吧。如果徵兵令沒到的話。」

「好吧,這樣的話,那就後會有期了。」疾風吹得一只空飼料袋沿街滾動,最後夾在他的卡車底下。

「好,」傑克說。兩人握手,彼此捶肩一下,隨後兩人站離四十呎之遙,不知道怎麼辦,只好朝相反方向駛開。開不到一哩遠,恩尼司感覺有人一手接一手拉出他內臟,一次一碼長。他停車路邊,在迴旋而下的新雪之中想吐卻吐不出東西。他感覺極為難過,花了好長一段時間心情才逐漸平復。

十二月,恩尼司與艾爾瑪‧比爾斯結褵,元月中妻子已懷孕。他做過幾件農場工作,為時很短,然後來到瓦薩奇郡遁屋鎮以北的埃爾伍德高頂老農場擔任牛仔,安定下來。女兒於九月出生時,他仍在當地工作。他將女兒命名為艾爾瑪二世,臥房裡瀰漫乾血、牛奶、嬰兒糞便的氣味,充滿嚎哭、吸吮與艾爾瑪睡夢中的低吟,對終日與牲口為伍的他來說,這一切皆為生殖力旺盛與生命力延續的鐵證。

高頂農場關閉後,他們轉徙大河鎮一間小公寓,樓下是洗衣店。恩尼司進公路修護隊,心存不滿,周末則在椽農場幹活,作為寄養他幾頭馬的代價。次女出生後,艾爾瑪希望待在市區接近診所的地方,因為小女兒呼吸時出現氣喘般的噓聲。

「恩尼司,拜託嘛,我們不想再住寂寞得要命的農場了,」她邊說邊坐上丈夫的大腿,以細瘦多雀斑的手臂抱住他。「我們在市區找個地方住嘛﹖」

「再說吧,」恩尼司說著一手由下往她衣袖上摸,搔動絲柔的腋毛,然後緩緩將她放平,手指從她的肋骨移動至軟似果凍的胸部,劃過圓肚皮與膝蓋,向上伸進濕縫,一路伸至北極或赤道,端賴自認航行方向而定,一直到她顫抖著抵住恩尼司的手,恩尼司才將她翻身過來,快速辦完她討厭做的事。一家人繼續住在小公寓裡。他比較喜歡這樣,因為想離開隨時可以。

斷背山之後第四年夏天,六月間恩尼司收到傑克‧崔斯特寄來的平信,是他四年來首度獲得對方的音訊。

「朋友,老早就想寫信給你。希望你收得到。聽說你住在大河鎮。我二十四日路過,希望能請你喝杯啤酒。可能的話請回信,讓我知道到時候你會在。」

寄件地址是德州巧崔斯。恩尼司回信﹕「那還用說。」附上他在大河鎮的地址。

當天早上響晴炎熱,中午前西方推擠過來幾朵白雲,捲動些許悶熱的空氣。恩尼司穿上最稱頭的襯衫,白底粗黑條紋,不知道傑克幾時抵達,因此乾脆請整天假,來回踱步,不時向下瞭望塵封蒼白的馬路。艾爾瑪提議帶朋友到刀叉餐廳共進晚餐,天氣好熱,不方便在家開伙,如果能找到人帶小孩的話,但恩尼司說他不如自己跟傑克出去喝個醉。他說,傑克不喜歡上館子,一面回想起圓木上搖搖晃晃的罐頭,骯髒的湯匙伸進伸出舀著冷豆子。

下午五六時,雷聲隆隆,熟悉的綠色老卡車開進來,他看見傑克下車,百經折磨的牛仔帽往後傾仄。一股灼熱的悸動燙著了恩尼司,他站在樓梯歇腳處,走出家門後關上門。傑克一次兩階闊步上樓。兩人抓住彼此肩膀,使勁擁抱,壓得幾乎斷氣,不住說著,狗娘養的,狗娘養的,隨後,宛如插對鑰匙轉動鎖制栓一般油然,兩人四唇交接,力道之強,傑克的門牙咬出了血,帽子掉落地板,短鬚摩擦出沙沙聲,唾液泉湧,此時家門打開,艾爾瑪朝外觀望數秒,看到恩尼司緊繃的肩膀,關上門,兩人仍緊緊相扣,胸部、鼠蹊、大腿、小腿皆密不透風,彼此踩住對方腳趾,最後為了呼吸而分開時,不輕易表現感情的恩尼司說出他對愛馬與愛女的暱稱,小親親。

家門再度開啟,艾爾瑪站在狹窄的光線中。

他又能說什麼﹖「艾爾瑪,這位是傑克‧崔斯特,傑克,這位是我太太艾爾瑪。」他的胸口上下起伏。他嗅得到傑克──強烈熟悉的體味混雜有菸味、麝香汗味與青草似的微微甜味,同時也聞到高山奔流的寒意。「艾爾瑪,」他說,「傑克跟我,已經有四年沒見面了。」彷彿可以解釋一切。他很慶幸樓梯歇腳處光線闇淡,不必轉身背對她,以防她瞧見胯下春秋。

「是啊,」艾爾瑪壓低嗓門說。她看見了她剛才看見的情景。她身後的客廳裡,閃電將窗戶照亮成揮舞的白床單,嬰兒哭了起來。

「你有小孩啦﹖」傑克說。他抖動的手擦過恩尼司的手,電流在兩人之間竄過。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莉莎白覺得達西很傲慢,但兩個人中,實際上她才是最傲慢並充滿偏見的那位,可是伊莉莎白勇於承認她的錯誤,才會讓結局是圓滿的,這讓我有些感概,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明明知道他們錯了,卻還是要死鴨子嘴硬,於是造就了大大小小的悲劇,如果,他們能像伊莉莎白一樣,人生不幸福美滿多了?
劇情簡介本片改編自珍奧斯汀的經典愛情小說《傲慢與偏見》,全片在英國拍攝。

十八世紀末的英國,班奈特家的五千金-小名莉茲的伊莉莎白(綺拉奈特莉飾)、珍(露莎蒙碧姬飾)、莉蒂亞(吉娜瑪隆飾)、瑪莉(妲露拉萊莉飾)以及琪蒂(凱莉墨里根飾)-從小就被她們的母親(布蘭達碧蕾辛飾)洗腦,她的每個女兒都立志要找到一個金龜婿,過著安定美滿的婚姻生活,只有聰明活潑的伊麗莎白受到寵愛她的父親(唐納蘇德蘭飾)的影響,一心想要為自己打造一個更寬廣的未來。

當一名有錢的黃金單身漢賓里先生(賽門伍德茲飾)搬到班奈特家附近的豪宅,他們全家上下都感到非常興奮,因為他們都認為這位交遊廣闊的黃金單身漢搬來以後,他在倫敦結識的有錢公子哥兒和年輕帥氣的軍官一定會經常來訪,這下班奈特家的五個姊妹花絕對不乏追求者。

班奈特家的長女珍不但人長得美,個性又溫柔恬靜,她似乎一心想獲得賓里先生的青睞,至於麗茲則認識了英俊卻傲慢的達西先生(馬修麥迪恩飾),一場男女之間的性別大戰就此展開。麗茲和達西先生經常有機會碰面,而且每次的相遇都擦出火花,因此麗茲更是拒她的遠房表親柯林先生(湯姆哈倫德飾)於千里之外,甚至斷然拒絕他對她的求婚,雖然她這個決定得到她父親的支持,但是卻讓她的母親和柯林先生錯愕不已。

然而當個性隨和的賓里先生突然回到倫敦,讓對他抱著希望的班家長女珍傷心欲絕,麗茲卻誤以為是達西先生讓她的姊姊心碎,但是後來她的小妹莉蒂亞發生一場危機,麗茲這才真正了解她和達西先生之間的微妙關係。他們這段錯綜複雜的感情關係造成極大的震撼,最後讓班奈特一家人以及他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確認了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香水的情節是敘述一位從小身上就完全沒有味道的男子葛奴乙,卻是個嗅覺天才,能精準的辨認所有氣味,他還擁有著能製造出全世界獨一無二香水的功力,不過,這些香水的製作,卻是需要採集不同女子身上的氣息才能完成,而這些香氣,卻要透過新鮮的屍體才能取得,在他偏執的行為下,一樁樁悲劇發生了,也為他譜出了一段與眾不同的非凡人生……。
由德國知名作家徐四金(Patrick Suskind)所撰寫的奇情異色小說-《香水》,自1985年出版已超過20年,由於奇情驚悚的內容,加上對於迷人香氣的描述,在全球造成轟動,不但被翻譯成42種語言,銷售量也超過1500萬冊。

因此引起許多大牌導演的注意,包括史蒂芬史匹柏、馬丁史柯西斯等都曾接觸徐四金希望買下電影版權,不過都不被徐四金接受,然而只有德國的電影教父柏恩艾辛格(Bernd Eichinger)在多年間不屈不撓的遊說下,才終於說動了徐四金,願意將自己的心愛寶貝交給他,在他的努力下,找來了《蘿拉快跑》的德國國寶級導演湯姆提克威執導,並請來金獎影帝達斯汀霍夫曼和金球獎得主艾倫瑞克曼《哈利波特1~5》,加上和其他歐美一流的幕前幕後製作人員,聯手打造了這個香氣四溢的曼妙世界。令人驚奇的是,《香水》於10月初在德國首週上映便創下紀錄,突破三百一十六萬觀影人次,打敗了同年的《神鬼奇航2:加勒比海盜》和《達文西密碼》,為今年德國最賣座的電影! 氣勢不凡,電影的精采想見而知!

對湯姆提克威而言,拍攝《香水》所必須面臨的極大挑戰是外界所無法想像的,尤其是在人員的動用上,提克威必須使用4種語言,隨時需指揮350多個工作人員,有時一次就用上將近一千位臨時演員,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最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一段整個大廣場充滿憤怒人群等待男主角被處決的畫面,當眾人聞到男主角身上那股絕世香氣時所表現出的忘我境界,甚至群起脫衣擁舞作樂的畫面更是影史上少見,實際上在當時的廣場上有750個臨時演員,之中還有歐洲知名的「La Fura dels Baus」舞團團員,經過許多小時的排練下,眾人開始集體沉迷陶醉,脫衣裸體到達渾然忘我的境界,進行所謂的「集體性交」,所呈現出的那種天人合一畫面,已經非一般言語所能形容,是影史上的一大突破,也更展現了導演的功力!

 

《香水》是湯姆提克威所執導的第11部電影作品,由於他之前的《蘿拉快跑》為他打下國際地位,艾辛格和徐四金都認為他是不二人選,而他也用心的去創造這個獨一無二的世界,拍攝地點也橫跨許多國家,包括德國的慕尼黑,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吉隆納與菲圭拉斯,還有義大利的普羅旺斯等,在他的努力下,18世紀的古典法國氣息光彩繽紛的出現在觀眾面前,無論是貧窮的鄉下到富裕的巴黎都十分亮麗動人,引領大家進入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獨特世界之中,即將於12月8日晚場起搶先北美在全台上映,精采無限,震撼人心,千萬別錯過這場好戲!!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那之後,查爾斯曾一次又一次地回想當時的情景,而他總覺得那張臉就像是一根穿透一切的長矛;他所指的自然不單只是那副容貌,而是它所造成的效果。在那短暫的一瞬間,他就像是一名不公不義的敵人,感到自己被一眼看穿,並忍不住自慚形穢。 那個女人什麼也沒說。她最多只回頭望了兩、三秒的時間,接著就重新轉過頭去,癡癡地望著南方。蒂娜扯了扯查爾斯的衣袖,於是他聳聳肩,對她微微一笑,開始掉過頭去。 在來木鎮碼頭與艾克斯茅斯之間,有一條通往西方的六哩長道路,此處可算是英格蘭南部最奇特的濱海風光之一。那些阡陌縱橫,有如棋盤格似的碧綠與紅褐色耕地在這裡突然中斷,帶著一種不守紀律的歡樂姿態,闖入一片樹林與灌木叢交織成的黑暗大地。若是在這裡步行的話,就會發現這片看來不足為觀的荒野,竟是出乎意料地廣袤無邊。 下崖十分陡峭,而這片土地其實只是古老垂直岩壁遭受侵蝕之後,所形成的一道斜坡。在這裡,平坦的土地就跟遊客一般稀少。但陡峭的坡度使地勢略微傾斜,反而讓植物得以向陽生長;此外,造成此地水土流失的無數泉水,也提供了豐沛的水源,就這樣在因緣際會之下,這個地區竟然成為植物學上的奇葩──這裡有著野生楊梅、冬青,以及其他一些英國罕見的樹種;這裡的梣木與山毛櫸長得格外高大,峽谷中爬滿了茂盛的常春藤與野生鐵線蓮,還有足足有七、八呎高的蕨類植物,而花朵也比其他地區早一個月盛開。當查爾斯在一八六七年三月二十九日,沿著冰黑灣(Pinhay Bay)沿岸的小徑爬上山時,他所踏入的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一個英國的伊甸園;而當地人把這裡的東半部命名為陶器野。 查爾斯試著去認真打量周遭的環境,但他這時正好站在一道小坡上,眼前的美景,周遭的大自然聲響,空氣中的花草香,以及這整個蓬勃萌芽生長,未經污染的原始荒野,令他不禁感到心醉神迷,他周圍的土地上點綴著金黃色與淡黃色的白屈菜與櫻草花,兩旁開滿了潔白無暇的黑刺李花。接骨木樹叢的碧綠濃蔭,覆蓋住苔癬遍佈的溪畔,岸邊長著一簇簇的麝香薔薇與酢醬草,這是英國最嬌美動人的春花。他望著斜坡上方,看到秋牡丹的白色花朵,後方還襯著一片深綠色的野風信子葉片。遠方有隻啄木鳥在咚咚咚地敲擊樹幹,幾隻紅腹灰雀輕聲啁啾著飛過他的頭頂,一群剛飛過來的的囂(必鳥)與柳鶯,在每叢灌木與每根樹梢上宛轉鳴唱。他轉過頭來,望著那片在下方遠處拍擊沿岸的蔚藍海洋,整片來木灣一覽無遺地呈現在他眼前,懸崖峭壁越行越遠,規模也逐漸縮減,最後沒入一望無際的土黃色切西海岸。海岸的盡頭遙遙與奇特的英國直布羅陀,也就是波特蘭角相接,宛如一道嵌在兩片碧藍天空中的纖細灰影。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們再繼續往前走。而他直到那時才注意到,或者該說是意識到,站在科布堤盡頭的人影是一名女子。 『我的天啊,我本來還以為那是一個漁夫哩。但那不是一個女人嗎?』蒂娜瞇起眼睛──她有著一雙非常美麗的灰眼睛,可惜卻有近視,因此她只能看到一團黑影。 『她很年輕嗎?』 『太遠了,我看不出來。』 『但我可以猜出她是誰。那一定是可憐的悲劇。漁夫給她取了一個很難聽的名字。他們叫她法國中尉的……女人。』 『的確很難聽。所以她才會被大家排斥,只好整天待在那兒發愣囉?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那個法國中尉又是什麼人?』 『就是一個男人嘛,他們說她……她是在等他回來。』 『但是……難道沒有任何人關心她嗎?』 『她應該算是包特尼老夫人家的僕人吧。我從來沒在老夫人家看過她。但她確實是住在那兒。拜託我們往回走了好不好。我不想見到她。』 但他卻露出微笑。『她要是向妳撲過來話,我一定會保護妳的,證明我還是有一些微不足道的騎士風度。來吧。』 於是他們又繼續前進,走向那個站在繫纜樁邊的人影。這時她已脫掉小軟帽,握在手中;她的頭髮緊緊攏向腦後,塞進黑外套衣領──這件外套相當古怪,在過去四十年中從未流行過類似的女裝款式,看來反倒像是男人的騎士服。她也沒穿附上襯裙架的大篷裙,但這並不代表她跟得上最新潮的倫敦時尚品味,只純粹是因為不修邊幅。查爾斯故意扯起嗓門,說了幾句無意義的客套話,好提醒她有人到來,但她並沒有回頭。他們兩人一路走到可以看到她側面的地方,但她的雙眼卻依然怔怔地盯著地平線的盡頭。一陣劇烈的狂風吹過,查爾斯連忙伸手攬住蒂娜的腰,免得她被風吹倒,而那名女子也把繫纜柱攀得更緊。這時查爾斯突然頂著狂風往前踏了一步,他自己也不太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或許是想要在蒂娜面前逞男子氣概吧。 『女士,妳站在這兒,我們忍不住要擔心妳的安危。要是風再猛一些──』 她轉過頭來望著他──查爾斯感到她的目光彷彿穿透了他的身體。在他們初次碰面之後,令查爾斯一見難忘的,並不是那張面龐上任何明確的五官線條,而是他原先沒料到會看到的一切特質;因為在當時那個年代,人們所偏愛的女性美總是傾向於端莊、柔順與羞怯。就在這一瞥之下,查爾斯立刻感覺到自己似乎闖入了禁地,彷彿科布堤並不是古老來木自治區的一部分,而是屬於那張面孔的私人領域。那並不是一張漂亮的臉,遠不及蒂娜美貌。不論是以任何時代的標準或是審美觀來評斷,那都絕對不能算是一張美麗的臉。但那是一張令人難忘的面龐,一張悲劇性的面龐。那張面龐上所湧出的悲傷,就如林中湧出的清泉一般,是那麼純粹、自然,而又難以遏止。那裡找不到任何矯揉造作、虛妄偽善、歇斯底里,或是偽裝的面具;最重要的是,那裡完全看不出一絲瘋狂的跡象。真正的瘋狂反而是來自於周遭空蕩蕩的海洋,空蕩蕩的地平線,使得這股巨大的悲傷竟然找不出任何緣由;就好像清泉本身雖是正常無比,但若是自沙漠湧出,那就顯得怪誕異常了。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