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說起荷蘭美食,一般人或許會先皺著眉頭,苦思之後,腦海裡所浮現的卻依然只有乳酪。也難怪大家會有這樣的印象,深受喀爾文教派影響的荷蘭人,永遠相信工作為先,享樂其次,就連荷蘭人自己也說:「法國人為吃而活,我們荷蘭人,則是為活而吃。」

客倌 請「吃」豌豆湯

這樣的務實精神自然也反映在傳統食物上,外貌樸實的平民美食──「豌豆湯」(Erwtensoep)堪稱最佳代表。頭一回品嘗豌豆湯的人,大多會不大習慣它濃鹹的滋味,不過能夠在荷蘭這種難得流汗的冷涼氣候下喝上一碗,仍舊令人有幸福的感覺。其實品嘗豌豆湯並不適合用「喝」這個動詞,想像湯匙在濃稠的湯汁中緩慢移動的模樣,最後終於輕輕地敲到鍋緣,這就是豌豆湯的標準濃度,所以說「喝」豌豆湯,還不如用「吃」這個動詞來得貼切。

過去的農夫必須在寒冬中維持體力工作,為求營養均衡,索性就將豌豆、馬鈴薯等容易取得的蔬菜,再加上豬腳、豬耳朵等材料全都一股腦兒地丟入大鍋中熬煮,熄火前再放上一些香腸及培根,這道讓愛美女性敬謝不敏的高熱量湯品,於焉誕生。豌豆湯絕非精緻美食,不過來到荷蘭就應該試試,當濃鹹的豌豆味刺激著你的鼻腔時,你同時也聞見了荷蘭人尊重大地的務實精神。

鯡魚 荷蘭人最愛的海味零嘴

除了豌豆湯之外,市場中常見的「鯡魚」也同為荷蘭的明星級食品,非認識不可。對荷蘭人來說,鯡魚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食物,「仰頭、張嘴、再將整條鯡魚往口裡送」,是品嘗鯡魚的基本步驟,不必刀叉、餐盤,對荷蘭人來說,品嘗鯡魚就像騎腳踏車一般,彷彿是生來就應該要會的技能。

新鮮的鯡魚在經過簡單的醃漬調味之後,只要加上生洋蔥及酸黃瓜即可食用,荷蘭人從小就這麼嘗到大,自然早已習慣了它的滋味。西方俗諺說:「一天一顆蘋果,醫生遠離你。」(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這句話漂洋過海到了荷蘭,就成為了 “A herrings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two herrings a day, keep everybody away.” 鯡魚的營養價值高,讓荷蘭人從小就「頭好壯壯」,有著傲人的高挑身材。不過因為鯡魚本身的奇特味道、再加上洋蔥本身的嗆味,若是多吃上兩條,口中的氣味可不光是刷牙漱口就可以解決的。

另外在享用早餐時,也能發現荷蘭人另一項特殊的飲食特色,如果你選擇在飯店或是旅館中品嘗早餐,會發現吐司旁永遠供應著小盒裝的細碎巧克力條,荷蘭文為「chocoladehagel」(chocolate sprinkles)。可別以為這是餐後零嘴,荷蘭人將它鋪在吐司麵包上,再加點兒奶油,純巧克力配上香濃奶油的鹹甜滋味,就成為晨間的活力來源。製作這種巧克力的品牌,要以「De Ruijter」最為有名,這個歷史悠久的老字號生產了許多不同口味的細碎巧克力條,幾乎已成為荷蘭家庭必備食品,只要上網就能訂購。(www.dcimports.com)

採訪撰文:水方子 攝影:李俊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alance880 的頭像
    balance880

    Carlinlien . 嘉玲*穿衣鏡@PIXNET

    balance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